应届毕业生哭了!咨询业入门级岗位腰斩,AI轻易完成新人数日工作
前段时间,麦肯锡在领英晒出的一块奖牌火了——这是OpenAI给的“Tokens消耗大客户”证书,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家顶级咨询公司在AI上花了不少钱。可仔细琢磨下,不少人心里犯了嘀咕:咱们花几百万美金买的战略咨询PPT,难不成是ChatGPT之类的AI写出来的?
这事儿就像去米其林三星餐厅吃饭,结果发现大厨用的是预制菜,味道可能没差,但总觉得少了点“匠心”。
其实麦肯锡拥抱AI早有动作,2015年就收购了英国数据分析公司QuantumBlack,当时只是个小团队,到2023年直接推出了自己的AI助手Lilli。
现在72%的麦肯锡员工都离不开它,平均每人每周要问17次,一个月下来Lilli得回答50多万个问题。
我身边有做咨询的朋友吐槽,以前分析一个复杂市场案例,得熬好几个通宵查资料、理逻辑,现在Lilli几分钟就能出份更全面的报告,还能指出结论里的漏洞。
这种“被AI比下去”的感觉,真挺让人焦虑的。不光是麦肯锡,波士顿咨询(BCG)更激进,搞出八九款内部AI工具,连做PPT都有专门的智能编辑器Deckster,甚至把AI使用率算进绩效考核里,现在近90%的员工在用AI,一半人每天都得靠它干活。
在我看来,AI确实把咨询业的效率提上去了,但也让这份工作少了点“人味儿”。
以前顾问们一起头脑风暴、熬夜改方案的场景,现在可能变成对着AI提需求、改指令,长期下来,团队里的协作感和创造力说不定会受影响。
新人想进咨询业?门坎悄悄变高了虽说麦肯锡、BCG这些巨头总说“AI不会取代顾问”,但数据却很诚实。
ChatGPT出来还不到两年,麦肯锡已经裁了5000多人,差不多是10%的员工,这可是它百年历史上少有的大规模裁员。
最惨的是入门级岗位,今年6月,初级咨询顾问的招聘量比去年跌了54%,直接腰斩。
为啥会这样?其实很好理解。要是AI几分钟就能搞定初级顾问几天的活儿,比如行业研究、数据分析,企业凭啥花高薪招应届生?
就像麦肯锡一位高级合伙人说的:“我们还需要顾问做PPT吗?技术早就能做到了。”这话翻译过来就是,靠做PPT混饭的初级岗,基本没出路了。
更有意思的是行业里的分化,一边是初级岗没人要,另一边AI人才抢着要。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今年春招首周,人工智能行业求职的人涨了33.4%,AI工程师求职增速更是高达69.6%,平均月薪超2万。
反观传统咨询业,应届生薪资虽不算低,但职业前景越来越模糊,不少年轻人都打了退堂鼓。
我觉得这事儿挺矛盾的,现在咨询公司更看重经验和专业知识,招的新人里一半都不是刚毕业的。
可问题来了,年轻人连门都进不去,怎么积累那些AI替代不了的“隐性知识”?
以前咨询业再累,好歹有条清晰的上升路,现在这条成长阶梯慢慢没了。
AI没直接搞垮咨询业,但把人才结构改得乱七八糟,以后行业缺不缺新人,真不好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