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论坛_华人最大的社区论坛_新天涯社区

查看: 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笺字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笺字的拼音及意思解释)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2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23 1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笺字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笺字的拼音及意思解释)内容都在下面,请亲们详细阅读,祝您开心!


笺,是汉语词汇,汉语拼音为 jiān,本指狭条形小竹片。古代无纸,用简策,有所表识,削竹为小笺,系之于简。笺,也可以指的是中国古代写给帝王的书信,如,奏笺;《答东阿王笺》等。
基本解释笺怎么读:jiān
笺字拼音:jian
笺的注音:ㄐ一ㄢ
笺的部首:竹部
笺的笔画:11画
笺的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一一フノ丶
笔顺读写:撇横捺撇横捺横横折撇捺
笺字中文解释:笺(箋) jiān(ㄐ一ㄢ)
(一)、注释:笺注。
(二)、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便笺。信笺。
(三)、书信:笺札。笺牍。华笺。
(四)、文体名,书札、奏记一类:笺奏。奏笺(多呈皇后、太子、诸王)。
笺字词性变化:
● 笺
箋 jiān
〈名〉
(一)、 注释的文字 [annotation]
笺注纷罗,颠倒是非。——韩愈《施先生墓铭》
(二)、 又如:;笺记(古文体名)
(三)、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 [writing paper]。如:笺管(纸和笔);笺幅(笺纸,信笺);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
(四)、 中国古代写给帝王的书信 [one of document]。如:奏笺;《答东阿王笺》
(五)、 书信的代称 [letter]。如:投笺;便笺;手笺
(六)、 名片;名刺 [card]
亲友投笺互拜。——明· 田汝成《熙朝乐事》
英文翻译:note, memo; stationery; comments笺相关词语拼音信笺(xìn jiān) 笺注(jiān zhù) 便笺(biàn jiān) 笺缯(jiān zēng) 笺启(jiān qǐ) 巴笺(bā jiān) 笺奏(jiān zòu) 麻笺(má jiān) 笺素(jiān sù) 笺檄(jiān xí) 霞笺(xiá jiān) 鱼笺(yú jiān) 笺草(jiān cǎo) 贡笺(gòng jiān) 尺笺(chǐ jiān) 吟笺(yín jiān) 笺幅(jiān fú) 郇笺(huán jiān) 寸笺(cùn jiān) 笺记(jiān jì) 麝笺(shè jiān) 奏笺(zòu jiān) 校笺(jiào jiān) 笺花(jiān huā) 笺毫(jiān háo) 诗笺(shī jiān) 笺牍(jiān dú) 龙笺(lóng jiān) 谢笺(xiè jiān) 青笺(qīng jiān)
字形结构汉字部件构造 :竹戋首尾分解查字 :戋(zhujian)
笔顺编号:31431411534
笔顺:ノ一丶ノ一丶一一フノ丶
笔顺读写:撇横捺撇横捺横横折撇捺
笺编码/UNICODE笺字UNICODE编码U+7B3A,二进制: 0111101100111010,十进制: 31546,HEX编码:E7ACBA,UTF-8: E7 AC BA
基本字义笺(箋) jiān(ㄐ一ㄢ)
(一)、注释:笺注。
(二)、小幅华贵的纸张,古时用以题咏或写书信:便笺。信笺。
(三)、书信:笺札。笺牍。华笺。
(四)、文体名,书札、奏记一类:笺奏。奏笺(多呈皇后、太子、诸王)。
基本词义● 笺
箋、椾、牋 jiān
〈动〉
(一)、 (形声。从竹,戋( jiān )声。本义:注释) 同本义 [annotate;explain with notes]
笺,表识书也。…字亦作牋。——《说文》
笺,书也。——《广雅》
郑子诸经皆谓之“注”,此言笺者……记识其事,故称为“笺”。—— 孔颖达《毛诗正义》
(二)、 又如:笺释(犹笺注);笺疏(笺注);笺训(笺注训释)
词性变化● 笺
箋 jiān
〈名〉
(一)、 注释的文字 [annotation]
笺注纷罗,颠倒是非。——韩愈《施先生墓铭》
(二)、 又如:;笺记(古文体名)
(三)、 供题诗、写信等用的(质量较高的)小幅纸张 [writing paper]。如:笺管(纸和笔);笺幅(笺纸,信笺);笺咏(在笺纸上题咏诗词)
(四)、 中国古代写给帝王的书信 [one of document]。如:奏笺;《答东阿王笺》
(五)、 书信的代称 [letter]。如:投笺;便笺;手笺
(六)、 名片;名刺 [card]
亲友投笺互拜。——明· 田汝成《熙朝乐事》
百度百科释义本指狭条形小竹片,古代无纸,用简策,有所表识,削竹为小笺,系之于简。
康熙字典箋【 未集上 】【 竹部 】康熙筆画: 14画 部外筆画: 8画
《廣韻》《正韻》則前切《集韻》《韻會》將先切,音湔。《說文》表識書也。《篇海》古者紀其事,以竹編次爲之。《廣雅》箋,云也。
又書也。鄭康成衍毛氏詩,傳之未盡者曰箋。《呂忱·字林》鄭以毛學審備,遵暢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記識其事,故特稱爲箋。《博物志》聖人制作曰經,賢者著述曰傳,鄭康成註《毛詩》曰箋。或云毛公嘗爲北海郡守,鄭是此郡人,謙敬不敢言註,但表識其不明者耳。《玉篇》通作牋。
说文解字/注解说明箋【 卷五 】【 竹部 】
表識書也。从竹戔聲。則前切
(箋)表識書也。鄭六藝論云。注詩宗毛爲主。毛義若隱略。則更表明。如有不同。卽下己意。按注詩偁箋。自說甚明。博物志云。毛爲北海相。鄭是郡人。故稱箋以爲敬。此泥魏晉時上書偁箋之例。絕非鄭意。从竹。戔聲。則前切。十四部。
音韵参考[ 平水韵 ]:下平一先
[ 粤 语 ]:zin1
方言⊙ 粤语:zin1
笺字组词笺注笺牍笺纸
Englishnote, memo; stationery; comments



本文笺字怎么读音是什么意思(笺字的拼音及意思解释)的内容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涯论坛_华人最大的社区论坛_新天涯社区  

GMT+8, 2025-8-4 19:24 , Processed in 0.075090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