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论坛_华人最大的社区论坛_新天涯社区

查看: 2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柳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唐朝作者李商隐的古诗)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21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23 14: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柳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唐朝作者李商隐的古诗)内容都在下面,请亲们详细阅读,祝您开心!


柳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柳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1  柳
  作者:李商隐
  朝代:唐朝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译文:
  曾经追逐东风,犹如在宴席上翩翩起舞,那时正是繁花似锦的春日,人们在乐游原中游玩。怎么会到深秋的季节,已是夕阳斜照,秋蝉哀鸣的景象了。
  注释:
  ①断肠天:令人销魂的春天
  赏析:
  李商隐的《柳》大致写于大中五年(851)。诗人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先写春日之柳、春风荡漾,百花争艳,乐游苑上,士女如云,舞筵上红裙飘转,绿袖翻飞,碧绿的柳枝,同一道翩翩起舞。下面两句却陡然一转,回到眼前的秋柳,景象完全相反,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树上哀鸣,一派肃杀、凄凉的环境。诗中经历今昔荣枯悬殊变化的秋柳,正是自己身世的生动写照。
柳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2  原文:
  原隰荑绿柳
  唐代:温庭筠
  迥野韶光早,晴川柳满堤。
  拂尘生嫩绿,披雪见柔荑。
  碧玉牙犹短,黄金缕未齐。
  腰肢弄寒吹,眉意入春闺。
  预恐狂夫折,迎牵逸客迷。
  新莺将出谷,应借一枝栖。
  译文:
  迥野韶光早,晴川柳满堤。
  旷远原野上来得早,晴天下江上杨柳长满堤。
  拂尘生嫩绿,披雪见柔荑。
  掸开尘埃生出嫩绿之色,拨开雪花可见柔软嫩芽。
  碧玉牙犹短,黄金缕未齐。
  碧玉似的柳芽还很短小,金的柳丝尚未长齐。
  腰肢弄寒吹,眉意入春闺。
  冷风吹来杨柳摆弄腰肢,有如春闺人眉间生情意。
  预恐狂夫折,迎牵逸客迷。
  恐怕狂妄之人胡乱攀折,望引高雅之客心欢情迷。
  新莺将出谷,应借一枝栖。
  初春的啼莺将要出幽谷,应当可借得一枝来栖息。
  注释:
  迥(jiǒng)野韶(sháo)光早,晴川柳满堤。
  迥野:指旷远的原野。韶光:美好的时光。此指。柳满堤:一作“映柳堤”。晴川:晴天下的江面。
  拂尘生嫩绿,披雪见柔荑(yí)。
  拂尘:掸除尘埃。柔荑:指柔软初生的白茅嫩芽。
  碧玉牙犹短,黄金缕未齐。
  牙:指柳树的嫩芽。缕:指柳丝。
  腰肢弄寒吹,眉意入春闺(guī)。
  寒吹:冷风。春闺:女子的闺房。
  预恐狂夫折,迎牵逸客迷。
  狂夫:无知妄为的人。逸客:超逸高雅的客人。
  新莺(yīng)将出谷,应借一枝栖。
  新莺:初春的啼莺。出谷:从幽谷出来。常喻指境遇好转或职位升迁。一枝栖:比喻栖身于极小的地方。
  赏析:
  此诗《文苑英华》卷一八八编入“省试”类。明曾益撰,清顾予咸、顾嗣立补撰《温飞卿诗集笺注》卷九据《文苑英华》补入,注云:“此省试题也。”其创作时间不详。
柳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3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译文
  百尺长的柳条轻拂过清澈明净的池塘,柳色尚且还不是深青的,只是浅浅的黄。
  柳条未必垂到了水中,是因为水中的柳影将它拉长了。
  注释
  银塘:指清澈明净的池塘。
  且:尚,还。
  鉴赏
  杨的《新柳》一诗描摹细腻,韵味清新,妙手天成,生面别开,颇能代表其“诚斋体”的诗风。
  诗人漫步赏柳,由远而近,视线也由上而下,从岸上柳条,写到水中柳景。作者出人意料地只用了一个非常亲切的“引”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不仅照应了前面的“百尺”一词,又描绘出一幅柳条和水中柳影相连相映优美而有动感的图画,富有情趣,表现了作者对新春的喜爱之情。(早春时节是浅黄的柳条,暮春时节柳条是深青的,这里还采用象征的手法)“引”呼应篇首,说明柳条之所以能达“百尺”之长,因水中柳影把“引伸”之故。“引”字描绘出微风吹动,柳枝轻扬,水上水下连成一片的优美画面,把柳影即把新柳,把整个画面都写活了。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活泼、新颖、意趣和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深情,正是其冲破江西诗派冷僻生涩的藩篱而表现的特色—“诚斋体”的特色。
  这首小诗画面清新,节奏明快,读来仿佛身临其境,仿佛沐浴着融融的阳光,吹拂着和煦的春风。字字句句无不流露着诗人爱惜新柳,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深情。
  “柳条百尺拂银塘”。作品开篇首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柳树池塘两情依依的整体画面。“百尺”写了柳的婀娜与茂盛,“拂”写出了柳的轻揉,像手少女的纤纤玉手轻拂着银光闪耀的池塘。如此一来,一幅清新、煦暖、鲜亮、灵动的春树春水图画就呈现在了读者面前.
  “且莫深青只浅黄”。在这一句理,诗人以浓重的笔墨写柳叶的颜色。“且莫”即“切莫”,有“千万不要”的意思,但在这里应该理解为“一点儿都没有”,就是“一点儿深清的绿色都没有”;“只”了柳叶颜色的单一和纯粹,没有其他颜色,只有鹅黄嫩绿,“且莫”和“只”这两个性的词语不但传神有效地写出了初春时节柳树的特点,同时还流露了诗人爱惜新柳的深情。




本文柳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唐朝作者李商隐的古诗)的内容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涯论坛_华人最大的社区论坛_新天涯社区  

GMT+8, 2025-8-10 03:24 , Processed in 0.04630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