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论坛_华人最大的社区论坛_新天涯社区

查看: 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刻舟求剑的意思及文言文翻译(刻舟求剑寓言故事)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321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23 15: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文刻舟求剑的意思及文言文翻译(刻舟求剑寓言故事)内容都在下面,请亲们详细阅读,祝您开心!


《刻舟求剑》的意思及文言文翻译
  刻舟求剑,比喻人的眼光未必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刻舟求剑》的意思及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刻舟求剑》的意思
  《刻舟求剑》是《吕氏春秋·察今》中记述的一则寓言,说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一会儿到岸的`时候我就在这跳下去找剑。”当船停下时,他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就无法治国,后指不会灵活变通之人。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
  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
  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3、其:他的,代词。
  4、自:从。
  5、坠:掉,落。
  6、于:在,到。
  7、遽:立刻,急忙,马上。
  8、契:用刀刻。
  9、是:指示代词,这儿。
  10、吾:我的。
  11、之:结构助词,不译。
  12、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
  13、其:他,代词。
  14、者:……的地方。
  15、求:找。
  16、之:剑,代词。
  17、矣:了。
  18、而:但是。
  19、若:像。
  20、此:这样。
  21、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译文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急忙在剑掉下去的地方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来后,他便从自己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寻找剑。
  船已经向前走了,而剑没有,像这样找剑,岂不是太糊涂了吗?
  寓言故事
  战国时,楚国有个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携带的一把宝剑掉落江中。船上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国人似乎胸有成竹,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上一个记号,并向大家说:“这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个记号。”
  大家虽然都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但也不再去问他。
  船靠岸后那楚国人立即在船上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捞取掉落的宝剑。捞了半天,不见宝剑的影子。他觉得很奇怪,自言自语说:“我的宝剑不就是在这里掉下去吗?我还在这里刻了记号呢,怎么会找不到的呢?”
  至此,船上的人纷纷大笑起来,说:“船一直在行进,而你的宝剑却沉入了水底不动,你怎么找得到你的剑呢?”
  其实,剑掉落在江中后,船继续行驶,而宝剑却不会再移动。像他这样去找剑,真是太愚蠢可笑了。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含贬义。多指做事不知进退,墨守成规,不懂得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来处理事情。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运用示例
  北宋·苏轼《王中甫哀辞》:“堪笑东坡痴钝老,区区犹记刻舟痕。”《顷年杨康功使高丽还奏乞立海神庙于板桥仆嫌》:“公胡为拳拳,系此空中云。作诗颂其美,何异刻剑痕。”
  北宋·黄庭坚《追忆予泊舟西江事次韵》:“往事刻舟求坠剑,怀人挥泪著亡簪。”
  元·姬翼《鹧鸪天·画饼充餐必也虚》:“画饼充餐必也虚,刻舟求剑决然无。”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二〇回:“似你这般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刻柱鼓瑟了。




本文刻舟求剑的意思及文言文翻译(刻舟求剑寓言故事)的内容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涯论坛_华人最大的社区论坛_新天涯社区  

GMT+8, 2025-8-8 20:44 , Processed in 0.04688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