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7-23 14:24

中组词有哪些(一年级下册中字组词大全)

本文中组词有哪些(一年级下册中字组词大全)内容都在下面,请亲们详细阅读,祝您开心!


中的组词、含义■ 中组词
中通、中国农业银行、电视台、中兴、中国、中行、中国象棋、中华共和国、*、*、中秋节、*、中山、汉中、中华、中医、中国远征军、罗贯中、少年中国说、中耳炎、中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药、中山陵、中国人、、中风、中日、中部、中世纪、隆中对、中庸、地中海、中东、中金、大中,含中的成语
■ 拼音、笔画、部首
中,中拼音:zhòng、zhōng,笔画数:4画,部首:丨。动画:中的笔顺。中国一级汉字,编号113。
■ 基本含义
• 中
zhōng ㄓㄨㄥˉ
•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
•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中。房中。中饱。
•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
•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在研究中。
• 特指“中国”:中式。中文。
• 适于,合于:中看。
■ 其它含义
• 中
zhòng ㄓㄨㄥˋ
• 恰好合上:中选。。中意(会意,满意)。
• 受到,遭受:中毒。中计。
• 科举考试被录取:中举。中状元。
详细解释
• 中 zhōng
〈名〉
(1) (指事。甲骨文字形,中象旗杆,上下有旌旗和飘带,旗杆正中竖立。本义:中心;当中,指一定范围内部适中的位置)
(2) 同本义
中,和也。——《说文》
中离维纲。——《仪礼·大射仪》
与太史数射中。——《周礼·射人》
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故盛算之器即曰中。——《礼记·射义》
古者天子地方千里,中之而为都。——《新书·属远》
中有都柱。——《后汉书·张衡传》
天门中断。——唐· 李白《望天门山》
中通外直。——宋· 周敦颐《爱莲说》
中轩敝者。——明· 魏学洢《核舟记》
(3) 又
中山峨冠而多髯者。
(4) 又如:人中(人嘴上唇当中处);华中;中浣(农历每月中旬);中土(中原地区。古以冀州为中土,汉以来以河南为中土;中国);中天(天空的);中夕(夜半);中色(之色,即);中甸(京都);中江(江流的);中非(指非洲中部地区)
(5) 内,里面。与“外”相对
五帝之中无传政。——《荀子·非相》
儒有衣冠中。——《礼记·儒行》
皮树中、闾中、虎中、兕中、鹿中,是也。——《礼记·乡射礼记》
以益中外之累。——《后汉书·列女传》
中有鲁人 冯三保者、精技击。——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事变中起。——清· 《芋老人传》
(6) 又如:心中(心里);内中(里头);家中;水中;队伍中;中水(水中);中垢(尘垢之中)
(7) 半;中途;半中腰
夜中,星殒如雨。——《春秋》
(8) 又如:中缀(中途停止);中夕(半夜);中分(从中间分开);中半(对半);中白(半白);中判(对半分开);中阪(半山坡);中夜舞(夜半起舞)
(9) 方位名。泛指一个地区内或一个时期内,中间;居中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陶渊明《桃花源记》
(10) 又如:中门(内、外门之间的门);中阵(中陈、居中的阵地、营垒,一般为主帅所在地);中部(居中的部分);中处(适中的处所);中殿(居中的宫殿)
(11) 指宫禁之内。亦借指朝廷
赵高用事于中。——《史记》
公来自中,天子所倚。——唐· 韩愈《祭董相公文》
(12) 又如:中涓(皇帝亲近的侍从官);中侍(宫中的侍从官);中使(宫中派出的使者);中尚方(古代官署名。掌宫内营选杂作);中秘书(宫廷藏书);中书(皇宫中的藏书)
(13) 内心
忧从中来。——曹操《短歌行》
(14) 又如:中顾(内心顾念);中私(内心的感情);中函(藏蓄于内心)
(15) 中国的简称 。如:洋为中用;中美关系
(16) 中国的本地人、居民或其后代 。如:中外皆宜
(17) 内脏
五中所主,何藏最贵。——《素问》
(18) 中介人
向严乡绅借二十两银子。——《儒林外史》
(19) 又如:中见(见证人)
(20) 姓
■ 词性变化
• 中 zhōng
〈形〉
(1) 中等
受中赏。——《战国策·齐策》
中家以上。——清· 方苞《狱中杂记》
(2) 又如:中才(中等才能);中则(中等。指田赋);中知(中等的才智);中币(中等品级的货币);中川(中等的河流);中平(中等,平常);中甲(金代科举考试成绩中等者);中兄(才德一般的兄长)
(3) 〈方〉∶成,行,好
正要与姐姐、商量了,往府里讨去,可是中么?——《二刻拍案惊奇》
(4) 又如:中不中
(5) 容易
我是薛家丫头,狄家媳妇,我的钱不中骗。——《醒世姻缘传》
(6) 合适,适当
是秦之计中,齐燕之计过矣。——《战国策·齐策二》
余观君疏于世故,而谋国无不中。——宋· 叶适《袁声史墓志铭》
(7) 不偏不倚,正
头颈必中。——《礼记·玉藻》
衣冠不中,不敢以入朝。——《晏子春秋》
(8) 通“忠”。忠诚
难进而尽中。——《孝经·圣治》
中和,祗庸孝友。——《周礼·春官·大司乐》
中不上达。——《荀子·成相》
(9) 另见 zhòng
■ 常用词组
• 中班 zhōngbān
(1) ∶船舶值班的班次,从午夜到上午四点
(2) ∶从下午到半夜的工作班次
上中班
(3) ∶幼儿园里由五周岁至六周岁的儿童所编成的班级
• 中饱 zhōngbǎo
侵吞经手的钱财
中饱私囊
• 中表 zhōngbiǎo
古代称父之姐妹所生子女为外兄弟姐妹,称母之姐妹所生子女为内兄弟姐妹。外为表,内为中,合而称之“中表”
• 中波 zhōngbō
指波长在100-1000米(频率从300-3000千赫)之间的电磁波,主要依靠地波传播;用于短距离无线电广播、无线电测向等
• 中部 zhōngbù
(1) ∶中心地区(部分)
(2) ∶中间部分
列车的中部
• 中餐 zhōngcān
中国风味的餐食菜肴
• 中草药 zhōngcǎoyào
中国的由草本植物制成的药物
• 中策 zhōngcè
胜于下策但不及上策的计策或方法
• 中层 zhōngcéng
(1) ∶位于平流层顶和中层顶之间的大气层,距地面高度约在50-85公里之间
(2) ∶指机构、组织、阶层等中间的一层或几层
(3) ∶属于中间的分组、部分或级别的人
• 中层干部 zhōngcéng gànbù
指机构、组织、阶层等在中间的一层或几层负责的干部
• 中产阶级 zhōngchǎnjiējí
中等资产阶级,在中国指民族资产阶级
• 中常 zhōngcháng
一般;中等
学业中常
• 中丞 zhōngchéng
官名。即“大中丞”,见该条
中丞匿于溷藩。——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 中垂 zhōngchuí
中部成弓形下垂(如受压后的船中部下垂)
• 中辍 zhōngchuò
事情中途停顿
• 中词 zhōngcí
三段论中大前提和小前提所共有的名词
• 中挫 zhōngcuò
中途遭到挫折
• 中道 zhōngdào
(1) ∶半路;中途
中道而返
中道还兄门。——《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而中道崩殂。——诸葛亮《出师表》
若中道而归。——《后汉书·列女传》
(2) ∶中庸之道
(3) [佛教]∶指一种特定的德操和哲理,据认为,人持有它就可以不至于趋向自满和自苦的两个极端而从速彻悟
• 中稻 zhōngdào
半晚熟稻,一种在季节上处于早熟类型和晚熟类型之间的中熟类型稻
• 中等 zhōngděng
在数量、质量、位置或程度之中间的
中等距离
• 中等教育 zhōngděng jiàoyù
在初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一种教育,分普通、技术、职业中学或大学预科等
• 中等技术学校 zhōngděng jìshù xuéxiào
着重学习技术的中等学校
• 中点 zhōngdiǎn
直线段或曲线弧线的正中点,此点离直线段或曲线弧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 中东 Zhōngdōng
欧洲人指亚洲西南部和非州东北部,包括近东和伊朗、阿富汗
• 中断 zhōngduàn
半中间发生阻隔、停顿或故障而断开
交通中断
比赛中断
• 中队 zhōngduì
相当于营或连的组织。如飞行中队、舰艇中队
• 中耳 zhōng'ěr
高等脊椎动物的耳的中间部分。内含由三块听小骨形成的骨链,自鼓膜联至前庭窗,并将振动传递至内耳
• 中耳炎 zhōng'ěryán
以疼痛、发热、眩晕及听力异常为特征的中耳的炎症
• 中饭 zhōngfàn
(1) ∶正餐,正午用的饮食
(2) ∶中午便餐,通常指中午所用的便餐
• 中锋 zhōngfēng
位置在进攻线当中的运动员(如足球、曲棍球、排球或水球的)
• 中缝 zhōngfèng
(1)
(2) 报纸左右两版之间的狭长的部分
(3) 木版书每页中间的狭长部分,折叠起来是书口
(4) 上衣或大衣背部中间的竖缝
• 中伏 zhōngfú
(1)
(2) 夏至后的第四个庚日,是三伏的第二伏,一般为10天,有的年份为20天
(3) 通常也指从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到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时间
• 中服 zhōngfú
中式服装的简称
• 中耕 zhōnggēng
作物行间的耕作
•Zhōng-Gòng
*的简称
•Zhōng-Gòng Zhōngyāng
*委员会的简称
• 中冓 zhōnggòu
内室,指中门以内
中冓之言,不可道也。——《诗·鄘风·墙有茨》
• 中古 zhōnggǔ
较晚的古代,在我国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个时期,即3世纪到9世纪
中古之世。(此指虞夏时期。)——《韩非子·五蠹》
• 中闺 zhōngguī
内室
连于中闺。——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 中贵 zhōngguì
有权势的太监。中,即禁中,指皇宫
中贵多黄金,连云开甲宅。——李白《古风》
• 中国 Zhōngguó
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带,以为居天下之中,故称中国。后成为我国的专称。全称中华共和国。面积9600000平方公里,人口12亿(1994),首都北京
中国应当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
• 中国 zhōngguó
(1) ∶指中原地区
与中国抗衡。——《资治通鉴》
(2) 又
驱中国士众。
将中国人。
(3) ∶京城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大雅》
• 中国工农红军 Zhōngguó Gōng-Nóng Hóngjūn
简称“红军”。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领导的。中国*的前身
• * Zhōngguó Gòngchǎndǎng
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
• 中国海 Zhōngguó Hǎi
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总称。四海相连,环布亚洲东南部,面积470万平方公里
• 中国话 Zhōngguóhuà
中国人的语言,特指汉语
• 中国人 Zhōngguórén
(1)
(2) 生息、繁衍,居住在中国的本地人或者海外有中国血统的侨胞
(3) 中原的人马,此指曹操的
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资治通鉴》
• 中国* Zhōngguó Rénmín Jiěfàngjūn
中华共和国的武装力量,由中华共和国*领导
• 中国通 zhōngguótōng
研究中国及其的专门学者或观察家。亦称“中国问题专家”
• 中国猿人 Zhōngguó yuánrén
北京人( Sinanthropus pekinensis ),一种灭绝了的人,发现于中国周口店的更新世山洞堆积物中,有破的头骨和身体的部分骨骼,他在某些形态细部方面比爪哇猿人进步,但与后者相近的程度比与其他化石人类或与近代人相近的程度都大。虽然北京猿人原先是分开作为一个独特的种(中国猿人北京种),但现在常被认为是与爪哇猿人同一个属的一个种(北京猿人),或甚至是与近代人同一属中的一个种(直立人)
• 中国字 zhōngguózì
中国的文字,特指汉字
• 中和 zhōnghé
(1) ∶使中和
用酸中和碱
(2) ∶相对的事物互相抵消,失去各自的性质
酸碱中和
• 中华 Zhōnghuá
(1)
(2) 古代华夏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以其在四方之中,因称之为中华,是汉族最初兴起的地方,后各朝疆土渐广,凡所统辖,皆称中华,后也借指中国
振兴中华
(3) 指中原
(4) 古时对华夏族、汉族的称谓
•Zhōnghuá Mínguó
1911年至1949年中国国家的名称
真正。—— 孙文《序》
• 中华民族 Zhōnghuá Mínzú
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 中华共和国 Zhōnghuá Rénmín Gònghéguó
*领导下的国家,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位于亚洲东部,面积大约9600000平方公里,人口12亿。首都北京,是亚洲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
• 中华共和国 Zhōnghuá Rénmín Gònghéguó Guógē
《义勇军进行曲》在1949年9月第一届协商会议上定为中华共和国,田汉作词,聂耳作曲
• 中级 zhōngjí
高级和初级之间的一级
英语中级班
• 中技 zhōng-jì
中等技术学校的简称
进行了文化考试,按实际文化程度分别编入初小、高小、初中、中技、中专、大专等班
• 中继 zhōngjì
处在两条线路之间,把两条线路连接起来的
中继站
• 中坚 zhōngjiān
古时指中最精锐的部分,现指集体中最有力的并起较大作用的成分
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冲其中坚。——《后汉书·光武帝纪》
中间力量
• 中坚分子 zhōngjiānfènzǐ
起带头作用或核心作用的人
• 中间 zhōngjiān
(1) ∶中心
中间突破
(2) ∶在事物两端之间或两个事物之间
中间驰至九天。——唐· 李朝威《柳毅传》
坐在他们两个中间
(3) ∶在里面
生活在群众中间。
• 中间派 zhōngjiānpài
(1) ∶动摇于两种对立势力之间的派别
(2) ∶走中间道路的人,采取或提倡介乎两个极端之间的行动路线的人
• 中间人 zhōngjiānrén
中人
• 中江举帆 zhōngjiāng-jǔfān
到江中心升起船帆。中,到中心,动词。举,升起,扬起
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资治通鉴》
• 中将 zhōngjiàng
军衔,低于上将,高于少将
• 中觉 zhōngjiào
午觉
睡中觉
• 中截 zhōngjié
从中间截断
何不以锯中截而入?——三国魏· 邯郸淳《笑林》
• 中介 zhōngjiè
媒介
中介作用
• 中局 zhōngjú
象棋比赛中指棋势发展到中盘的比赛阶段
中局频频进攻
• 中涓 zhōngjuān
官名。指宫中主清洁洒扫的太监,后世一般指宦官
旧中涓范君 养民。—— 明· 顾炎武《复庵记》
• 中军 zhōngjūn
(1) ∶古时行军作战队分上、中、下(或左、中、右)三军,由主帅所居中军发号施令
将三千人为中军。——《资治通鉴·唐纪》
(2) ∶指中军统帅的营帐
中军置酒饮归客。——唐·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中军将军”的省称
中军临川殿下。—— 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 中看 zhōngkàn
好看,令人悦目
这东西好吃不中看
• 中空 zhōngkōng
真高1000—7000米的飞行高度。飞机中高空飞行,有利于发挥飞机的战术技术性能,但易受敌方空中火力的
• 中馈 zhōngkuì
(1) ∶妻室
无攸遂,在中馈。——《易·家人》
目下尚虚中馈。——清· 李宝嘉《现形记》
(2) ∶酒食
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曹植《送应氏》
• 中栏 zhōnglán
男子跨栏项目之一,规定距离为400米,栏架高91.7厘米
• 中郎将 zhōnglángjiàng
(1) 官名。秦置。西汉时皇帝卫侍有五官中郎将的名号;地位仅次于将军
武以中郎将使持节。——《汉书·李广苏建传》
(2) 又
副中郎将张胜。
• 中立 zhōnglì
(1) ∶处于对立的双方之间,不倾向或偏袒一方
严守中立
(2) ∶
• 中立国 zhōnglìguó
(1) ∶指在国际战争中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它对交战国任何一方不采取敌对行为
(2) ∶由国际条约保证,永远不跟其他国家作战,也不承担任何可以间接把它拖入战争的国际义务的国家
• 中量级 zhōngliàngjí
中等体重;尤指参加运动或比赛(例如拳击、摔交、举重者)的体重比次重量级重,比重量级轻
• 中流 zhōngliú
(1) ∶水流的;渡程中间
大石当中流。——宋· 苏轼《石钟山记》
使船保持在中流驶行
(2) ∶江河的中段
长江中流
(3) ∶中等
• 中流砥柱 zhōngliú-dǐzhù
黄河中的坚强柱石。比喻能担当重任、起中坚作用的人或集体
• 中略 zhōnglüè
一个词的内部一个或多个音或字母的省略(如以 di’mond 作 diond 或以 fo’c’sle 作 forecastle )
• 中美洲 Zhōngměizhōu
传统上指墨西哥与哥伦比亚之间的国家危地马拉、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现在还包括利伯兹
• 中脑 zhōngnǎo
介于间脑与桥脑之间的脑部,内有第Ⅲ和第Ⅳ对脑神经和红核、黑质、灰质等重要核团及上、下行传导束。有调节随意运动、控制肌紧张等功能
• 中年 zhōngnián
(1) ∶人生的一个时期,一般指40—65岁,也有指35—55岁
人到中年
(2) ∶中期
• 中年人 zhōngniánrén
年纪为40至60岁之间的人
• 中农 zhōngnóng
经济地位在富农和贫民之间的农民。多数占有土地,并有部分生产工具,生活来源靠自己劳动,一般不剥削他人,也不劳动力
• 中欧 Zhōng'ōu
一界线不明确的地区,一般认为包括法国以东、前苏联以西的一些国家或所有国家
• 中篇小说 zhōngpiān xiǎoshuō
其篇幅介于长篇小说与短篇小说之间的小说
• 中期 zhōngqī
(1) ∶某一时期的中间阶段
稻田中期管理
(2) ∶时期的长短在长期和短期之间
中期
• 中情 zhōngqíng
隐藏在心中的思想或情感
不察余之中情。——《楚辞·离*》
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史记·淮阴侯列传》
• 中秋 zhōngqiū
农历八月十五日
会中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 中秋节 Zhōngqiūjié
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有赏月、吃月饼的风俗
• 中人 zhōngrén
(1) ∶在两方之间调解、做见证或介绍买卖的人
(2) ∶一般人;中等人
中人之家
(3) ∶宦官
中人监织造者。——《明史》
(4) ∶普通人
才能不及中人。——汉· 贾谊《过秦论》
• 中山 Zhōngshān
(1) 周代诸侯国名。今河北正定县东北,战国时为赵武炅王所灭
兼……赵、 宋、 卫、 中山之众。—— 汉· 贾谊《过秦论》
(2) 又
非尊于…中山之君。
• 中山狼 zhōngshānláng
东郭先生在中山地方遇见一只中箭而逃的狼,把狼藏在书囊中,骗过了猎人。狼活命后却要吃救命恩人东郭先生(见于明马中锡《东田集·中山狼传》)。比喻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人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
• 中山装 zhōngshānzhuāng
一种服装,上身有四个口袋,五个钮扣,下身是西式长裤,由*提倡而得名
• 中师 zhōng-shī
中等师范学校的简称
• 中士 zhōngshì
(1) ∶军衔的一级,军士中的第二等级,低于上士,高于下士
(2) ∶一般人
• 中世 zhōngshì
即“中古”
中世逐于智谋。——《韩非子·五蠹》
• 中式 zhōngshì
中国固有的格式
中式餐具
• 中试 zhōngshì
中间阶段的试验;正式投产前的试验
去年,该厂与核工业部北京第五研究室合作的高纯三氧化钨萃取新工艺完成中试,并通过鉴定
• 中寿 zhōngshòu
次于上寿为中寿,说法不一,约在七、八十岁上下
中寿…尔木拱矣。——《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 中枢 zhōngshū
(1) ∶事物系统中起中心主导作用的部分
铁路中枢
(2) ∶指以君主为首的统治机构;朝廷
(3) ∶经*名。属督脉,位于第十、十一胸椎棘突之间
• 中庶子 zhōngshùzǐ
官名。战国时为掌管公族事务的官,汉以后为太子的属官
中庶子蒙嘉。——《战国策·燕策》
• 中衰 zhōngshuāi
中途衰落
其后齐中衰。—《史记·货殖列传》
• 中天 zhōngtiān
天空;天顶
一轮明月高悬中天
虹亘中天。——《广东军务记》
• 中统 Zhōngtǒng
*特务组织之一。全称“中国*执行委员会调查*”
• 中途 zhōngtú
半路;进程中间
中途退出
• 中土 zhōngtǔ
(1) ∶中原地带
中土名士
(2) ∶泛指中国
• 中外 Zhōng-wài
中国和外国
中外宾客
中外所同。——蔡元培《图画》
讲中外之故。——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 中外 zhōng-wài
里面和外面
中外不得相救
中外交荐。——《明史》
• 中卫 zhōngwèi
足球、手球等球类比赛的位置在中间的的后卫
• 中尉 zhōngwèi
位于上尉与少尉之间的军衔级别
• 中文 Zhōngwén
中国的语言文字,特指汉族的语言文字
中文打字机
• 中午 zhōngwǔ
太阳在子午线上方时;白天十二点时,亦称“正午”
• 中西 Zhōng-Xī
中国和西洋
学贯中西
• 中西合璧 Zhōng-Xī hébì
比喻把中国原有的好东西与从外国传进来的好东西之优点合到一起
• 中夏 Zhōngxià
中国;华夏
• 中校 zhōngxiào
军衔的一级,位于上校与少校之间
• 中心 zhōngxīn
(1)
(2) 跟四周距离相等的位置;
的中心有一个池塘
(3) 在某一方面占重要地位的城市或地区;某一方面的主要机构
商业中心
(4) ∶事物的主要部分
中心工作
(5) ∶内心
我有嘉宾,中心喜之
• 中心人物 zhōngxīn rénwù
在不同场合中表现突出或起主导作用的人物
舞会上的中心人物
• 中兴 zhōngxīng
通常指国家由衰退而复兴
国家中兴
中兴机会。——宋· 文天祥《后序》
• 中性 zhōngxìng
(1) ∶处于两种相对性质之间的性质
(2) ∶某些语言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分别阳性、阴性、中性
• 中休 zhōngxiū
中途短时歇息;中期休整
• 中学 zhōngxué
实施中等教育的学校
普通中学
• 中学 zhōngxié
清末指我国传统的学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中学生 zhōngxuéshēng
在中学读书的学生
• 中旬 zhōngxún
一个月的中间十天,即十一日至二十日
•zhōngyāng
(1) ∶中心的地方(中,指一定范围内适中的统置;央指和四周或上下左右距离相等的位置)
禁卒居。——清· 方苞《狱中杂记》
圆柱矗立在市广场
(2) ∶指国家或党派权力最高的地方
事在四方,要在。——《韩非子·扬权》
• 中药 zhōngyào
中医所用的药物
• 中药铺 zhōngyàopù
传统中药的商店(店铺)
• 中叶 zhōngyè
一个世纪或一个朝代的中期
19世纪中叶
• 中衣 zhōngyī
旧指贴身穿的衣裤
• 中医 zhōngyī
(1) ∶中国传统的医学
(2) ∶用中国的医学理论和方法治病的医生
• 中翼 zhōngyì
机翼的中段,主翼就连接在此段上。在大型飞机上,中翼和机身结为一个整体,并连结发动机短舱及起落架
• 中庸 zhōngyōng
(1) ∶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
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论语·雍也》
(2) ∶见“四书”
(3) ∶德才平常;中材
材能不及中庸。——汉· 贾谊《过秦论》
• 中庸之道 zhōngyōngzhīdào
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
• 中用 zhōngyòng
顶事;有用
你这个人太不中用了
• 中游 zhōngyóu
(1) ∶河流介于上游和下游间的一段
(2) ∶比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地位
安居中游
• 中雨 zhōngyǔ
二十四小时内雨量达10—25毫米的雨叫“中雨”
• 中原 zhōngyuán
(1) ∶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
北虏僭盗中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2) ∶平原;原野
• 中正 zhōngzhèng
正直
• 中值 zhōngzhí
组距的上下限之算术平均数
• 中止 zhōngzhǐ
半途停止
中止正常的电视节目加进一段新的重要报道
• 中指 zhōngzhǐ
手的五个手指中正中间的一个
• 中州 zhōngzhōu
旧指居全国中心的今河南省一带;中原
• 中专 zhōng-zhuān
中等专科学校的简称
北京广播电视中专开学
• 中转 zhōngzhuǎn
中途转换交通运输工具
中转站
• 中装 zhōngzhuāng
中国的一种旧式服装
• 中子 zhōngzǐ
一种不带电荷的基本粒子,其质量近似等于质子的质量,出现在除氢核以外的所有已知的原子核中
■ 其它字义
• 中 zhòng
〈动〉
(1)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中其茎。——《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
敌中则夺。——《荀子·彊国》。注:“击也。”
见其发矢十中,但微颔之。——欧阳修《卖油翁》
射者中。——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中而轻发。——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
幸啄不中。——《聊斋志异·促织》
(2) 又如:中靶;猜中了;命中(射中);看中(经过观察,感觉合意);中雀(中目);中钩(上钩);中的(箭射中靶子);中鹄(射中靶子)
(3) 受到;遭到
欲中守法。——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 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说岳全传》
(4) 又如:中霜(遭受霜冻);中酒(病酒;醉酒);中暍(中暑);中疾(生病);中恶(得急病);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5) 造谣;中伤
好事者未尝不中。——《淮南子·原道》。注:“伤也。”
欲以吏事中商。——《汉书·何武传》。注:“伤之也。”
或言鹿,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史记》
(6) 又如:中陷(中伤陷害);中人(伤害人)
(7) 合于;符合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中音,合乎音律。)——《庄子·养生主》
其曲中规。(它的曲度符合圆规所画出的标准。其,代车轮,相当于“它的”。中,动词,合乎。规,圆规。)——《荀子·劝学》
木直中绳。
不中于款。——《聊斋志异·促织》
(8) 又如:中节(合乎规定);中墨(符合准绳);中准(符合水准);中水(符合水平面标准);中绳(符合墨线)
(9) 考取;录取
后来孟沂中了进士。——《二刻拍案惊奇》
(10) 又如:中才(科举考试的中式之才);中元(高中);中签(填写考中者的标签);中榜(中式);中眉(中榜);中第(中选)
(11) 得到
这龟儿,就是中了头奖,什么人还想沾你一文钱吗?——沙汀《丁跛公》
(12) 又如:中失(得失)
■ 词性变化
• 中 zhòng
〈形〉
(1) 满,充满
令其量中,必善美而已。——《汉书》
(2) 又如:中寿(寿满)
(3) 通“仲”。位居第二的
中春,教振旅,司马以旗致民。——《周礼·夏官·司马》
中祀大交霍山。——《尚书大传·虞夏传》。注:“中,仲也。”
至中冬而盛。——《春秋繁露·循天之道》
(4) 又如:中秋(秋季的第二个月);中春(春季的第二个月)
(5) 另见 zhōng
■ 常用词组
• 中标 zhòngbiāo
投标得中
第一建筑公司夺魁中标
• 中彩 zhòngcǎi
买。亦指押赌注获胜
想不到他中彩后三天,家里就被小偷光顾了一次
• 中弹 zhòngdàn
被打中
• 中毒 zhòngdú
受到有毒物质的侵害
煤气中毒
• 中风 zhòngfēng
中医病症名。多由脑血管栓塞或发生血栓、脑溢血等引起。初起时突然头痛、眩晕。短时间内失去知觉。得病后身子偏瘫或截瘫,严重时即时死亡
• 中计 zhòngjì
中了别人的计策;落入别人设下的圈套
他这是蒙人的,别中计
•zhòngjiǎng
的号码与开奖的号码相同而获奖金或奖品
• 中举 zhòngjǔ
科举时代称乡试中式
《范进中举》
• 中肯 zhòngkěn
指言论正中要害或扼要肯切
这句话说得很中肯
• 中魔 zhòngmó
中邪
她一瞬间像中魔似的,两眼直视,一点也不动
• 中签 zhòngqiān
分期还本的债券号码跟用抽签办法得出的本期还本的债券号码相同。中签的债券可以本金
• 中伤 zhòngshāng
诬陷或恶意造谣,旨在毁坏人的名誉
有忤逆于心者,必求事中伤。——《后汉书·杨秉传》
• 中式 zhòngshì
(1) ∶指科举考试被录取
乡试中式者为举人
(2) ∶符合规格
轻重不中式
• 中试 zhòngshì
考试、测试合格
一名中试的进士
• 中暑 zhòngshǔ
俗称发痧,古称中暍。以出汗停止因而身体排热不足、体温极高、脉搏迅速、皮肤干热、肌肉松软、虚脱及昏迷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由于暴露于高温环境过久而引起身体体温调节机制的障碍所致
• 中邪 zhòngxié
迷信的人指被鬼怪迷住而言行反常
• 中选 zhòngxuǎn
选举或选择时被选上。特指科举应试时被录取
• 中意 zhòngyì
合乎心意;满意
这几件衬衣,我一件都不中意




本文中组词有哪些(一年级下册中字组词大全)的内容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组词有哪些(一年级下册中字组词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