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3 17:34

全球首创!“温江造”脑影像机器随时随地做CT




在医院做脑部CT检查
不必再排队、转移
一台能“走到病床前”的小型“脑影像机器人”
在床旁就能完成快速扫描快速出图
实现分钟级诊断

近日,“智享未来——保姆机器人大会”成都智慧康养机器人展演活动现场,一款仅约270公斤重、相当于传统CT五分之一重量的小型脑影像移动CT设备,作为全球首创的“脑影像机器人”移动CT(XG-1000)(以下简称“脑影像机器人”)新品发布,备受业界关注。



这款脑影像机器人
由温江高新区企业
四川玄光立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玄光立影”)
自主研发
其颠覆传统CT设备的创新
意味着中国小型智能移动CT领域
实现新的突破
正重构医疗影像应用逻辑



聚焦临床痛点创新
全球首创“温江造”

玄光立影于2022年扎根温江后,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小型化、智能化的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精密生命科学仪器以及数字化精准医疗解决方案。


“我在神经外科一线奋战了13年,深知及时便捷的CT检查,可以为临床精准治疗策略的制定赢得宝贵时间。而在传统医疗模式中,危重患者与CT室之间横亘着三重壁垒,转运途中的风险墙、往返耗时的时间墙、设备受限的空间墙。”

——玄光立影总经理 吕显云


依托温江良好的产业生态和丰富的应用场景,玄光立影联合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人民医院团队,将临床痛点转化为创新靶点,成功打造脑影像机器人,并已获得国家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

更灵活、更安全
延长抢救“黄金时间”


这款全球首创的“温江造”脑影像机器人有哪些特点和领先优势,又将为医疗影像带来哪些变化?

从空间维度来看,它打破了设备对固定场地的依赖,能自主穿梭于ICU、手术室等场景,更可稳定搭载于救护车、船舰甚至飞机上。“CT不再是一种固定的诊断服务,而是一种随时随地可发挥作用的救治能力。”吕显云精准概括了产品对空间限制的创新突破。

从安全保障来看,三重自屏蔽防护技术让其无需专用机房,扫描剂量也仅为传统CT的五分之一。这一突破颠覆了“大设备、大辐射、大机房”的固有认知,兼顾了精准成像与安全便捷,为床旁检查、基层诊疗扫清了障碍。

对于重病救治,效率就是生命,时间就是生机。脑影像机器人220V市电就可即插即用,从就位到出结果全程也仅需3-5分钟。对脑卒中患者而言,这意味着抢救“黄金时间”被大幅延长。

全链条自主创新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脑影像机器人小巧的机身里藏着全链条自主创新的底气。”吕显云介绍道,目前,公司累计申请40余项专利,18项已获授权,其中6项为发明专利。从“心脏”X射线管到“眼睛”探测器等核心部件100%自研。





“这一系列创新突破,成功打破了国外在移动CT核心技术领域的长期垄断。”吕显云坦言,作为“植入式脑机接口四川省工程研究中心”第一共建单位,玄光立影依托温江的创新生态、产业优势,构建起多元产品矩阵,包括神经专科专属的XG-1000、大孔径大视野的XG-2000、即将推出的全身型XG-3000,以及开拓宠物医疗市场的PetGo系列,“接下来,我们将坚持自主创新,深耕温江发展,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温江造’爆款产品。”


记者 | 黄艳、何仁文
编辑 | 杜瑶蕾
审核 | 高舒婷

* 转载请注明来源金温江 *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全球首创!“温江造”脑影像机器随时随地做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