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打飞的”上班还有多远?低空经济蓝皮书给出中国答案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文|周淇然
《低空经济蓝皮书:低空经济发展报告(2025)》11月1日正式发布,这份权威报告描绘了中国低空载人出行的清晰发展路径。报告指出,低空载人出行与交通产业将呈现三个阶段的发展趋势,并预计到2030年有望实现低空载人出行的商业化运行。
同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低空经济研究中心(低空经济系)揭牌,标志着中国低空经济人才培养与学术研究步入体系化阶段。
蓝皮书绘就发展路径,低空出行分三步走最新发布的低空经济蓝皮书首次明确了低空载人出行产业的三阶段发展路径,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虽然蓝皮书未详细列举三个阶段的具体内容,但结合行业专家观点可知,中国低空经济发展将经历从试点示范到规模化商业运营的渐进过程。
回顾2025年4月全球低空经济论坛春季会上,中国低空经济联盟理事长罗军曾预测(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将从2025年下半年起频繁试飞,到2027年部分特大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能实现eVTOL商业化、打“空中出租车”的目标。
他进一步指出,到2030年,大城市将基本进入低空经济时代,eVTOL将逐渐进入千家万户。
蓝皮书的发布不仅提供了行业发展路线图,更重要的是确立了统一的标准规范体系,这对于引导市场预期、协调产业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政策持续利好,低空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低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得益于顶层设计的强力支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入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2024年底,国家发改委正式成立低空经济发展司,这是中国首次设立专门机构统筹低空经济发展。这一举措表明低空经济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式迎来顶層制度设计,发展路径日趋清晰。
空域管理改革也在稳步推进。罗军预测,在未来两年内,千米以下空域或将逐步下放至地级城市。“低空飞行航线,主要是以点对点、端对端的固定路线飞行为主。”
这种空域管理权限的下放,将有利于实现快速申请与审批,促进低空飞行的常态化发展。
从各地实践看,全国已有30个省区市为2025年低空经济发展谋划了清晰路线。北京计划打造低空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先导区,上海将有序推进虹桥国际低空经济产业园建设,内蒙古计划筹建低空经济研究院。
这种中央与地方的联动,为低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应用场景多元,万亿市场雏形初现低空经济的内涵远不止于载人交通,更包含了众多与传统产业融合的应用场景。
在物流配送领域,顺丰速运在珠三角地区部署的“丰翼无人机”,日均完成山区、海岛配送5000余单,运输成本较传统方式降低60%。
在农业生产中,大疆农业无人机在新疆棉田穿梭,实现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全流程自动化,每亩农药使用量减少30%,人力成本下降85%。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航空物流分会统计,2024年我国新开低空物流航线超过140条。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多地开通了20多条快递、外卖航线。
低空载人交通也已取得实质性进展。2024年3月,国产eVTOL“盛世龙”在深圳蛇口邮轮母港成功首飞至珠海九洲港,标志着“空中的士”正式进入商业运营阶段。
同年8月,连接上海浦东与江苏昆山的低空载客直升机航线正式开通,这是国内首条跨省定点低空载客运输航线。
市场前景极为广阔。根据中国民航局预测,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中国低空经济的产业规模将达6万亿元。
基础设施提速,技术标准待统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支撑。2025年,有序推进5G网络向5G-A升级演进是信息通信业的重点工作之一。
5G-A更高速率、更广连接、更低时延的网络优势,为各类低空飞行器构建了更可靠、更稳定、更安全的通信环境。
主要电信运营商已积极布局。中国电信宣布将打造8大5G-A核心能力,将低空经济作为重点领域。
中国移动在完成330个城市5G-A网络部署基础上,计划在2025年内推出十大典型低空场景。中国联通计划在39个重点城市主城区全面启动5G-A业务。
不过行业仍面临标准不统一的挑战。罗军指出,各地规划建设的空中交通指挥平台及地面飞行服务平台动辄投资数亿元,但因缺乏统一行业标准,可能最终无法使用,造成巨大浪费。
“没有统一标准的后果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无法满足未来高频率、常态化的飞行保障需求;二是各城市建设的空中交通指挥平台因建设主体不同,标准和接口各异,可能无法互联互通,形成信息孤岛。”
为此,业内专家呼吁加快制定全国低空交通一张网的标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泳建议,设立国家低空产业发展基金,降低低空消费门槛,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随着低空经济蓝皮书的发布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低空经济研究中心的设立,中国低空经济发展有了更为明确的路线图与人才支撑。
从政策支持到市场应用,从技术研发到标准制定,中国低空经济正迎来黄金发展期。
到2030年,当“空中出租车”成为大城市日常出行的选择之一,当低空物流网络覆盖千城万镇,我们今天描绘的蓝图将成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又一生动实践。(本文为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头条号立场)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