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3 11:35

汽车芯片上市公司梳理

汽车芯片上市公司梳理一、MCU(微控制器)芯片方向1. 兆易创新:作为国内MCU市场占有率第一的企业,其车规级GD32A5系列芯片已成功通过ASIL-D认证,该认证是汽车功能安全领域的最高等级,这使得该系列芯片能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管理系统和域控制系统等关键安全相关场景,为汽车的稳定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2. 士兰微:采用IDM(垂直整合制造)模式,这一模式有助于公司对芯片生产的全流程进行把控,提升产品质量和产能稳定性。公司已具备12英寸晶圆的生产能力,在车规级MCU产品上,良率超过99%,如此高的良率保证了其产品的可靠性和成本优势,目前已成功配套比亚迪的电机控制器,进入主流新能源汽车供应链。
3. 中颖电子:虽然以小家电MCU龙头著称,但在汽车芯片领域也积极拓展,其研发的锂电池管理芯片凭借过硬的性能已成功进入新能源汽车供应链。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芯片出货量达到8.85亿颗,这一数据不仅体现了公司在芯片生产和市场推广方面的实力,也反映出其产品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广泛的应用需求。
4. 国芯科技:坚持自主创新,基于自主的PowerPC架构研发车规级芯片,成功打破了博世等国际巨头在安全气囊控制器芯片领域的垄断局面。同时,公司在军工和汽车国产化项目上推进迅速,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业绩增长,也为国家在关键领域的芯片自主可控做出了贡献。
二、功率芯片(IGBT/MOSFET)1. 扬杰科技: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车规级功率器件,具体包括MOSFET和IGBT等产品。这些产品凭借高性价比优势,成功切入新能源汽车的电源管理系统与电机驱动系统等核心应用领域,为新能源汽车的能源转换和动力输出提供了关键的功率半导体支持。
三、智能座舱与自动驾驶芯片1. 四维图新:旗下杰发科技专注于车规级芯片的研发与生产,产品线丰富,涵盖MCU、SoC、TPMS(胎压监测系统)、AMP(音频功率放大器)等。公司以“地图+芯片+算法”为核心构建生态体系,这种多维度的整合使得其产品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领域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已被多家整车厂所采用,在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
2. 全志科技:产品战略聚焦于智能座舱、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以及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等新兴车载电子领域。其研发的芯片凭借出色的性能和适配性,广泛应用于众多国产汽车品牌的相关车型中,提升了国产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和用户体验。
3. 黑芝麻智能(未上市,拟IPO):是一家专注于自动驾驶AI芯片研发的创新企业,其核心产品主要面向L2+及以上级别的智能驾驶系统,致力于为汽车提供高性能的AI计算平台,以满足日益复杂的自动驾驶场景需求,在自动驾驶芯片这一前沿领域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四、存储芯片方向1. 兆易创新:除了在MCU领域的领先地位,公司在存储芯片领域也有布局,提供的车规级存储芯片可应用于汽车的信息娱乐系统、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多个系统,为汽车的智能化功能提供了数据存储支持,进一步拓展了公司在汽车芯片市场的业务范围。
2. 东芯股份:通过持有砺算科技37%的股权,间接涉足车载AI计算领域。砺算科技专注于研发高性能GPU,而高性能GPU是车载AI计算平台的核心组件,能够为自动驾驶、智能座舱等场景提供强大的图形处理和AI计算能力,这使得东芯股份在汽车芯片的高端应用领域具备了一定的投资价值和发展机遇。
五、模拟与混合信号芯片1. 纳芯微:专注于车规级模拟芯片的研发与销售,其产品凭借优异的性能和可靠性,已成功进入比亚迪、上汽、一汽、宁德时代等国内主流汽车制造商和电池供应商的供应链体系。尽管目前可能面临一定的业绩压力,但公司预计在2026年实现扭亏,显示出其在车规级模拟芯片市场的竞争力和未来的盈利潜力。
六、其他涉及汽车芯片的上市公司公司名称//涉及方向//备注1.华微电子:功率器件、汽车电子器件;在2025年,公司股价表现亮眼,涨幅超过46%,反映出市场对其在功率器件及汽车电子器件业务发展前景的认可。
2.均胜电子:智能座舱、车规级芯片系统集成;作为汽车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公司在智能座舱和车规级芯片系统集成方面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丰富的市场经验,能够为整车厂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3.高鸿股份:车载通信芯片、车联网;公司业务涉及V2X通信模块,V2X技术是实现车联网的关键,通过车载通信芯片和通信模块,能够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互,为智能交通和自动驾驶奠定基础。
4.芯原股份:AI芯片设计、IP授权。主要提供汽车AI芯片的设计服务以及IP授权,在AI芯片设计领域拥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丰富的IP资源,能够帮助客户快速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汽车AI芯片产品。
小结国产汽车芯片公司的业务布局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主要集中在MCU、功率器件、智能座舱SoC、存储与模拟芯片等多个关键方向。
其中,兆易创新、士兰微、中颖电子、国芯科技是MCU领域的典型代表,它们在技术研发和市场份额上都具有一定的优势;四维图新和全志科技则在智能座舱芯片领域表现突出,为汽车的智能化座舱体验提供了核心芯片支持;纳芯微和扬杰科技分别在模拟芯片与功率芯片领域展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产品已进入主流供应链;黑芝麻智能和芯原股份等企业则在AI与自动驾驶芯片这一前沿且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方向上积极探索,为行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些企业共同构成了国产汽车芯片产业的重要力量,推动着我国汽车芯片的国产化进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汽车芯片上市公司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