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3 11:34

英伟达遇劲敌!AMD股价翻倍,高通也来抢AI加速器市场

英伟达最近在华盛顿干了件大事,开了它有史以来第一次在美首都举办的GTC大会。

主角黄仁勋一上来就扔了两个重磅消息:一堆新合作伙伴,还有新芯片要创造5000亿美元营收的计划,顺便还把“AI泡沫”的说法给怼回去了。
英伟达现在是全球市值最高的AI计算公司,它这一动,整个行业都得盯着看。
这次大会选在华盛顿,离白宫就几个街区,参会的有好几千人。

本来想会不会只是常规的技术发布会,但后来发现英伟达明显有备而来,连“美国领军企业”的身份都反复提,还说要帮美国制造业回归,结尾甚至喊了“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
很显然,这不仅是技术秀,更是想跟美国政府搞好关系,毕竟后面还有出口限制之类的政策要应对。
黄仁勋在会上重点推了两款芯片:Blackwell处理器和更新的Rubin型号,说这俩能在2026年前让销售额猛涨。

他还特别强调“现在进入了AI良性循环的拐点”,这话不是没道理。
就拿出货量来说,新芯片预计能卖2000万颗,而上一代Hopper芯片整个生命周期才卖了400万颗。
这差距真不是一点半点,能看出现在AI行业对算力的需求有多迫切,已经不是以前少数大厂才用得起的阶段了。

市场反应也很直接,大会当天英伟达股价就涨了5%,收盘到了201.03美元,创了新高。
黄仁勋后来接受采访还说“不认为是AI泡沫,大家都愿意为AI服务付费”。
本来我还担心是不是市场一时冲动,但看机构把它2025财年营收预期往上调了不少,从1100亿调到1230亿,多份报告还维持“买入”,觉得这事确实有点谱,至少目前来看,AI不是光炒概念,真有客户愿意掏钱。

跨行业合作玩嗨了!从自动驾驶到制药都有英伟达身影英伟达这次大会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就是跟各行各业的合作,简直像开了“朋友圈派对”,谁都想来凑凑。
跟优步的合作就挺有意思,要给优步10万辆自动驾驶车队提供技术支持,斯特兰蒂斯还会当首批交付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车企,另外还跟Lucid一起开发自动驾驶平台。
自动驾驶现在是个热门赛道,但技术落地一直慢。

英伟达这么一掺和,相当于给这些车企送了“算力弹药”。
之前看数据,全球自动驾驶市场未来几年会涨得很快,英伟达提前绑定车企,不仅能赚硬件的钱,还能把自己的AI软件塞进汽车里,以后车跑起来可能都得靠它的技术,这步棋走得挺远。
除了汽车,电信行业也没落下。

跟德国电信要共建一个10亿欧元(差不多12亿美元)的数据中心,说是要当欧洲最大的AI算力枢纽,2025年投用后能满足德国30%企业的AI算力需求。
还掏了10亿给诺基亚,帮它从移动网络往AI转,诺基亚股价跟着就飙升了。
另外跟CrowdStrike合作搞网络安全AI代理,消息一出来CrowdStrike股价也涨了,不得不说,英伟达这合作自带“涨股价体质”,更有意思的是跟垂直行业的合作。

跟Palantir联手,把技术装进对方的Ontology平台,帮零售巨头劳氏搞物流,据说能降15%仓储成本,提20%配送效率;还跟礼来计划建制药界最牛的超级计算机,装1000多颗Blackwell芯片。
本来想制药跟AI搭边会不会有点牵强,但后来想,药物研发要分析大量数据,有超级计算机帮忙,临床试验时间能从6个月缩到1个月,这对病人来说也是好事,确实是双赢。

中国市场成心病!英伟达想卖芯片,国产替代已在路上别看英伟达现在合作搞得风生水起,它也有头疼的事,其中一个就是中国市场。
之前因为出口限制,它已经损失了几十亿美元营收,现在一直想让白宫和议员松口,恢复向中国卖AI芯片。
但目前来看,Blackwell和Rubin芯片的营收预测里,还没算上中国市场的钱,这可是块不小的蛋糕。

中国信通院有数据说,2023年中国AI加速器市场规模差不多120亿美元,要是英伟达能恢复出口,估计能占40%份额。
但无奈之下,中国这边也没闲着,华为昇腾、海光信息这些企业一直在搞国产替代,2024年国产AI芯片的市场份额已经到25%了。
本来想英伟达要是早点回来,说不定能稳住份额,但现在国产芯片也在进步,以后就算恢复出口,竞争也会很激烈。

除了中国市场,英伟达还得面对行业里的“抢食者”。
AMD和博通早就盯上了AI加速器市场,AMD今年股价都翻倍了,英伟达才涨43%,而且AMD的MI300X芯片还拿到了微软、Meta的订单。
更意外的是高通,本来是做手机芯片的,现在也宣布要进AI加速器领域,主打“边缘计算+AI”,想抢消费电子和汽车的市场。

很显然,英伟达之前一家独大的日子要结束了,以后得靠技术更新和生态来保住位置。
还有个担心是AI基础设施的成本问题,很多人觉得投入长得比效益快。
黄仁勋倒是很有信心,说“AI会改变世界经济,投入值得”。
现在全球企业在AI基础设施上花了不少钱,但真正靠AI盈利的还不到三分之一,主要是应用场景没找对,运维成本又高。

英伟达要想让大家信服,光说没用,得靠更多像礼来、劳氏这样的案例,证明AI真能降本增效,不然就算芯片卖得多,行业信心也会受影响。
总的来说,这次华盛顿GTC大会,英伟达算是把“技术+合作”的牌打得很明白,既反驳了AI泡沫论,又拓展了客户群,还向美国政府表了态。
但它面临的挑战也很现实,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市场没着落,成本效益的平衡也得把握好。

未来英伟达能不能从“AI芯片供应商”变成真正的“全球AI生态老大”,就看它怎么应对这些问题了。
而整个AI行业,也会跟着英伟达的动向,从现在的“落地初期”慢慢走向更成熟的阶段,毕竟有实际付费支撑的行业,总比光炒概念要走得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英伟达遇劲敌!AMD股价翻倍,高通也来抢AI加速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