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行业最重要的靴子落地,为百万骑手上社保,真的来了
美团养老保险补贴正式覆盖全国,这则消息给数百万外卖骑手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保障,在外卖行业发展多年后,骑手的社会保障问题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这一步走得着实不易。本来想从外卖行业的发展历程说起,但后来发现,直接聚焦社保改革这件事,更能让大家感受到其中的分量。
2021年,美团在人社部指导下率先推进新职业伤害险试点,那时的探索还只是小范围尝试,2024年,养老保险补贴试点方案初步形成,骑手们的保障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到了2025年,这份方案正式全面推广,饿了么也在同年启动首批试点城市的政策落实,外卖骑手的社保保障终于迎来了全国性的突破。
两种社保改革方案曾在行业内并行,传统“全职”社保方案仅覆盖全职骑手,至今惠及人数有限。
美团推出的“参保补贴”方案则完全不同,无前置资格、参保地点、时长单量、跑单类型等限制,几乎将所有骑手都纳入其中。
如此看来,半年多的试点实践后,美团的方案凭借更广泛的覆盖范围和更低的准入门槛,成为了行业共识,这一结果并不意外。
外卖骑手的就业形态,决定了传统社保制度难以直接适用。
绝大多数骑手都是流动人口,兼职比例极高,不少人同时服务于多个平台,这份工作对他们而言更多是过渡选择,灵活的就业模式和稳定的收入保障都是他们的核心需求。
传统社保基于“企业-员工”的稳定劳动关系建立,很显然,将这样的制度直接套用到骑手群体上,并非明智之举,美团的“参保自愿,平台补贴”方案,恰好解决了这一核心矛盾。
方案仅要求骑手6个月中有3个月收入达到当地社保最低缴费标准,即可享受补贴,参保与否、在哪里参保,全部由骑手自主决定。
这种设计既兼顾了平台的兜底责任,又充分尊重了骑手的自由选择,无疑是契合当前骑手群体需求的最优解,这份方案的落地,与国家政策导向高度契合。
“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率,建立健全职业伤害保障制度,毫无疑问,美团的探索正是对这一政策的积极响应,也符合我国社保改革“先扩面、后提质”的循序渐进路径。
从“十三五”的完善体系,到“十四五”的健全制度,再到“十五五”的提高参保率,我国社保改革始终立足国情,稳步推进。
人社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累计参保人数已超2200万人,其中,美团单独为1300万骑手缴纳保费超20亿元,这样的投入力度,在灵活就业保障领域实属罕见。
《2024中国蓝领群体就业研究报告》显示,外卖骑手月均收入表现突出,一线城市“乐跑”群体月收入更是可观,收入的提升与保障的完善形成了良性循环。
与其他蓝领群体相比,骑手的保障体系已走在前列,搞不清的是,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餐厅员工等群体,至今仍普遍面临保障不足的问题。
美团方案的落地,不仅让百万骑手受益,更为2.4亿灵活就业人员的保障探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AI浪潮对就业市场的冲击,让外卖骑手这份职业的稳定性愈发凸显。
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大量就业岗位可能受到AI影响,高收入国家受影响比例更高。
令人意外的是,外卖骑手非但没有成为受冲击的群体,反而随着即时零售市场的扩容,需求持续增长,如此看来,这份拥有完善保障的职业,正从就业“退路”转变为新的“出路”。
美团的试点经验,为灵活就业保障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社保关系转移接续政策的完善,将进一步提升骑手的参保意愿。
本来想强调这份方案的完美,但后来发现,它并非毫无提升空间,比如职业上升通道的拓宽,仍是骑手群体面临的问题。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份方案的落地,已经标志着“骑手无保障”成为历史,百万骑手的社保问题得到解决,无疑是灵活就业保障改革的重要里程碑。
随着试点经验的推广和政策的持续完善,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群体的保障问题,相信也会逐步得到解决。
毫无疑问,外卖行业的这次社保改革,不仅让骑手群体受益,更推动了整个灵活就业保障体系的完善,为社会稳定和高质量就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