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1-2 12:02

男子10万娶二婚女子,晚上亲密时发狂 自言自语,女方母亲隐瞒

“洞房夜新娘突然对着墙磕头,嘴里喊‘别杀我’,老子当场软了。”——兰先生把这段经历发在贴吧,配图是药瓶:帕利哌酮缓释片,专治精神分裂。十天前,丈母娘还拍着胸脯保证“闺女只是有点抑郁”。
十万块彩礼,在鲁西南那个县够买半套自建房。媒人催得急,“二婚抢手,错过这村没这店”,老妈把存折拍桌上:“35岁不能再拖。”于是相亲三次就定亲,酒席上女方亲戚轮番敬酒,没人提那盒药被塞在行李箱夹层。

有人骂兰先生傻,可数据更冰冷:去年该县彩礼均价18.6万,35岁以上未婚男性占比23%,比十年前翻一倍。越剩越慌,越慌越贵,贵到有人把“病女儿”当期货卖——只要赶在发病前出手,十万轻松落袋,比打工五年还快。

律师说能撤销婚姻,但得证明“婚前明知”。难就难在这:病例在女方老家市医院,调档要她本人签字,她爸妈直接关机。更狗血的,女方表姐透露,这已是第三次“操作”——前两段婚姻也都是收了高价彩礼后“病情爆发”,退钱?门儿都没有。

别以为只有农村中招。北京朝阳法院去年判过类似案子:男方是企业中层,女方海归硕士,领证前说自己“得过轻度焦虑”,其实是偏执型精分。男方打赢了撤销官司,但精神鉴定+诉讼费又搭进去八万,关键那姑娘也继续找下家,“学历滤镜”比彩礼更唬人。

最惨的是孩子。如果兰先生心软没起诉,婚后生了娃,遗传概率最高能到50%,这娃一出生就背债:药费、复发、歧视,还有爸妈互相指责的烂摊子。别信“爱能治病”,病区护士最清楚:配偶陪护三年,一半自己也得吃安眠药。

说破大天,婚前查对方精神健康比查房贷还重要。三招土但管用:
1. 拉她一起去打新冠疫苗,留观30分钟能套出用药史;
2. 借口公司体检团购,把脑电图、心理量表一起做了,费用不过几百;
3.偷偷上“中国裁判文书网”搜她名字,若曾有“民事行为能力宣告”记录,立刻止损。

兰先生最后把丈母娘告上法庭,立案庭同志都叹气:“光这个月,你这类已经第六个。”案子还没判,媒人又在他村转悠,嘴里念叨着“新来个小姑娘,人老实,就是话少”。听说是话少,村里光棍们又围了上去——十万现金,随时能点钞。

谁会把女儿当病人养,谁又把儿子当冤种宰?答案在冒烟的彩礼堆里,也在没人敢翻的精神病历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男子10万娶二婚女子,晚上亲密时发狂 自言自语,女方母亲隐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