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17年机器人企业说点大实话,工业机器人到底要学什么技能?
文 | 伯朗特机器人中心作为一家扎根于自动化行业17年的企业,伯朗特最大的感觉就是工业4.0时代,真的在飞驰而来。我们很多客户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大厂,甚至有些还是小作坊,就是那种只有一条小产线的小工厂。
敏锐的人已经跟上时代的脚步,我有预感,工业界真的要迎来机器人的时代。
一个新的生产工具将会激发新的生产力,一批旧时代的“马夫”开始要进化成为新时代的“司机”。
那么,作为驾驶机器人的“司机”,到底要学会哪些基本技能?
今天我们来浅浅探讨一下,仅供参考。
1. 工业机器人的编程编程,是机器人应用的基础,也是最基本的技能之一。随着工业机器人的普及,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单纯依赖外部编程人员已经无法满足实际生产中的需求。
编程的技能不止于机器人本身的编程语言,更需要懂得如何根据生产任务设计程序,如何优化操作,提升生产效率。
常见的编程方式有离线编程、示教编程等。对于编程人员来说,理解机器人的控制系统、运动学原理,以及能快速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
值得注意的是,工业机器人没有一个通用的编程语言,每个品牌都有自己编程语言,伯朗特有伯朗特机器人的语言,四大家族有四大家族的语言,他们是不通用的。
不过也不用担心,语言的底层逻辑大同小异,学好一家,再去学其他的就会很容易。
2. 机器人的运动规划除了编程,运动规划也是机器人应用中的核心技能之一。工业机器人不仅需要精确的动作控制,还需要根据生产流程设计合理的动作轨迹。
在实际应用中,运动规划涉及到机器人的路径规划、速度控制、负载调节等方面。例如,在进行高精度焊接时,机器人需要规划出最佳的焊接路径,避免重复操作或走位错误。
这种技能的掌握,不仅可以保证生产线的高效运作,还能提高产品质量和减少生产中的误差。对于操作人员来说,熟悉各种工况下的运动参数调节,是确保机器人顺利完成任务的关键。
3. 两个典型的应用领域机器人的应用其实蛮多样的,因为只要换上不同的末端执行器,机器人就可以完成不同的作业,这是因为机器人的动作,不外乎翻转、平移、上下移动……所以学会设计其中最典型的两个应用领域,基本掌握其他的应用也没什么问题。
第一个是焊接
焊接是工业机器人最常见的应用领域之一,尤其是在汽车、家电等制造行业中,自动化焊接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工错误。
对于从事焊接工作的操作员来说,需要掌握的不仅仅是如何操作机器人,更多的是如何调整机器人的焊接参数(如焊接速度、焊接电流等),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材料特性优化焊接工艺。
除此之外,焊接过程中,还涉及到焊接位置的精确控制、重复精度的要求等,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焊接工艺知识,才能保障每一台机器人完成的焊接任务都达到要求。
第二个是装配
随着智能制造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产品都采用机器人进行高精度装配。
在装配领域,机器人除了需要进行精准的零件抓取和精确定位外,还需要根据生产流程完成不同工位的任务。
例如,在一些复杂的装配工作中,机器人需要根据不同的零件尺寸和形状进行快速判断和选择,同时需要进行严格的力控操作。
因此,装配机器人的操作人员,不仅要具备编程技能,还需要熟悉装配工艺、精度控制和产品检测等知识。
4. 数据与系统的集成除了上述核心技能,随着工业4.0的推进,机器人系统的集成和数据管理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机器人的运行数据、生产数据都可以通过云平台或数据管理系统进行收集、分析与优化。
对于操作员来说,掌握数据分析和故障诊断技能将变得至关重要。这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帮助企业在竞争中抢占先机。
因此,未来的机器人操作员可能不仅仅是“司机”,还要成为数据分析师、系统工程师的角色,具备跨领域的知识与能力。
随着工业机器人不断发展,企业对机器人操作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从编程到运动规划,再到应用领域的专门知识,驾驶机器人就像驾驶一辆高精尖的“智能汽车”,不只是简单的控制它的方向和速度,而是需要从全方位、多角度去理解、应用和优化它的性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