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要赶尽杀绝?告OpenAI偷代码、警察递传票,放话明年让它栽
埃隆·马斯克和OpenAI的这场架,从2023年闹到2025年10月底,非但没歇火,反而越打越下三路。这边OpenAI刚给微软塞了27%股权完成重组,那边马斯克就带着“偷代码”的证据杀上门;更绝的是,OpenAI居然给监管倡导者发传票,连警察都被卷了进来。
这哪是商业纠纷,分明是AI圈的“全武行”。
诉讼再升级!双料夹击说句实在话,2025年10月这波操作,把双方的矛盾彻底摆上台面了。
先是9月底,马斯克旗下的xAI突然起诉OpenAI,说对方挖走了核心工程师XuechenLi,还顺手偷走了整个代码库。
你想想,这代码库可是xAI的命根子,起诉书里直接放话:“这玩意儿能帮OpenAI省几十亿美元研发费”。
更狠的是,xAI还申请了“职业封杀令”,不准Li在AI行业再干活,摆明了要往死里整。
OpenAI嘴硬得很,说这是“马斯克的持续骚扰”,可转头就干了件更离谱的事。
10月中旬,加州一个叫NathanCalvin的律师爆料,自己正准备吃晚饭,警察突然上门递了张OpenAI的传票,要他交出和议员、大学生、前OpenAI员工的私人短信和邮件。
为啥找他?就因为Calvin所在的组织推动了加州AI透明度法案,还批评过OpenAI的重组。
OpenAI怀疑这背后有马斯克撑腰,说白了就是想“杀鸡儆猴”。
马斯克一看这架势,直接在X上骂街:“OpenAI建立在谎言之上”。
最耐人寻味的是加州总检察长罗布·邦塔的态度,他没反对OpenAI重组,却特意强调“不影响其他案件”,等于给马斯克的诉讼开了绿灯。
现在法官已经拍板,明年3月底开庭,就查“奥特曼是不是违背了OpenAI的公益初心”。
资本暗战其实诉讼只是表面,背地里的资本较量才真叫“神仙打架”。
OpenAI搞重组、给微软股权,说白了就是快没钱烧了,得靠资本续命。
咱们算笔账,OpenAI2025年上半年营收45亿,看着不少吧?可同期亏损就干到135亿,每赚1块钱要花掉2.25块。
更要命的是,它还签了1.5万亿美元的基建合同,光数据中心和云服务就得砸几千亿。
所以它给微软27%股权,换来了1350亿投资权益,还敲定了2500亿的Azure云服务订单,微软的技术使用权也延长到2032年。
这哪是融资,分明是抱大腿求生。
不光微软,英伟达、AMD也掺了一脚,英伟达直接投了20亿,条件是OpenAI必须买它的GPU。
马斯克这边也没闲着。
xAI每月烧钱就得10亿,兜里早空了,于是搞了个骚操作:让投资机构牵头成立特殊实体,花200亿买英伟达芯片,再租给自己用,租期到了还能选着买。
说白了就是拿未来的订单当抵押,先借芯片用着。
这里面的私心都摆在台面上:OpenAI要靠微软、英伟达的钱撑到2026年IPO,估值眼看要冲万亿;马斯克则怕对手上市后垄断人才和资本,耽误xAI的发展。
毕竟2023年xAI刚成立,OpenAI就成了最大对手,这口气换谁都难咽。
监管看戏?行业埋雷你发现没,这场仗里最微妙的就是监管的态度。
加州和特拉华州总检察长,一个表态“不影响诉讼”,一个干脆沉默不语,摆明了“多看少动”。
但这不代表没人管。
欧盟已经盯上了微软和OpenAI的合作,怀疑它们搞“云服务+AI技术”双重垄断,要求2026年前开放部分技术接口。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也在调查,怕这波资本抱团搞垄断。
更关键的是,这场纠纷早超出了两家公司的范畴,成了AI行业“路线之争”的样板戏。
马斯克当初搞OpenAI,是想做“造福全人类”的非营利机构;可奥特曼接手后,一门心思往商业化钻,连公司结构都改成了“公益公司”,既想当公益的幌子,又想赚商业的大钱。
现在整个行业都在看笑话:OpenAI靠“资本循环”续命,把供应商当投资人,万一哪天赚的钱跟不上烧的,整个链条都得崩;xAI靠“芯片租赁”苟着,每月10亿的烧钱速度能不能撑到明年庭审都不好说。
结语这场仗早不是马斯克和奥特曼的私人恩怨了,本质就是AI该“赚钱”还是守“公益”的路线掰头。
微软砸钱赌商业化,英伟达帮马斯克撑场面,监管不敢站队。
明年3月开庭不管谁赢,最后都得给AI行业立规矩,是向资本低头,还是守住初心?反正行业节奏早被搅乱了,最后买单的,还是整个AI圈的发展速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