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永暑岛实控35年,造陆200万平方米,如今导弹、雷达遍布全岛
永暑岛这地方,在南海南沙群岛的中部,本来就是个珊瑚礁盘,涨潮的时候露出来的部分少得可怜。说起中国对它的控制,得从上世纪80年代说起。那时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找中国帮忙,在南沙建个海洋观测站,目的是收集气象数据,帮助研究全球气候和海上航行安全。中国一看这机会不错,就挑了永暑礁作为站点。
1987年,中国派人去考察,确认位置合适,1988年2月,直接出动9艘船,包括工程船、驳船和登陆舰,带上设备和人员,开到那儿准备动工。刚开始,礁盘上啥都没有,就搭了些高脚屋,放上气象仪器,派几个人守着。补给全靠船从远处运来,条件苦得很,但这步棋下得稳,从那年起,中国就实际控制了这个礁盘。
越南那边听说中国在建站,不乐意了,也想插手。1988年1月底,越南派船带着建材和人过来,想抢先占位。中国海军护航队把他们赶走。2月18日,中国人员在附近华阳礁勘查时,越南又派舰艇过来干扰。中国海军编队直接顶上,把他们逼退。到了3月14日,事情闹大了,在赤瓜礁附近,中国海军和越南海军直接交火。中国用舰炮和机枪压制,击沉了越南几艘船,迫使他们撤离。中国士兵分成小组,用小艇登上多个礁盘,插上旗帜,控制了包括永暑礁在内的8个点。
这场冲突时间短,但结果是中国稳稳拿下控制权。观测站8月2日建成,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还发了嘉奖电。海军司令员也下令表彰建站人员。从这以后,永暑礁成了中国在南沙的落脚点,观测站开始传回水位、波浪、水温等数据,通过卫星发回内地,用在航行预报上。
头几年,永暑礁的设施简单,就那几座高脚屋,外加个小码头。面积才0.08平方公里,涨潮时基本淹没。驻守的人轮换着来,每批守几个月,监视周边海域,顺便维护设备。1990年代,中国慢慢加码,修了简易码头,便于小船停靠。加了太阳能板供电,换掉老发电机。高脚屋也用混凝土重做,抗风能力强了。
进入2000年代,通信升级,用卫星链路和内地连上,能实时传数据。科研也跟上,海洋专家偶尔上去采样本,研究珊瑚和海流。2010年后,投资更多,建了直升机平台,方便人员进出。这段时间,中国一直强调南沙主权有历史依据,明清时候渔民就在那儿活动,海图上早有标记。
真正大变化是从2014年开始,中国启动大规模填海工程。这活儿用上了挖泥船,天鲸号那样的大家伙,钻头扎进海底30多米,碎珊瑚吸沙石,通过管道喷到礁盘上。工人三班倒,24小时干,顶着高温和海风,好些人几个月没下船。填海分阶段,先围海堤挡沙流失,再一层一层堆,固化地基。用珊瑚沙技术,让土地扛得住重型建筑。2014年秋天,一场台风来袭,冲掉部分填沙,工人赶紧加固。管道堵了,潜水员下去清。到2015年4月,工程收尾,面积扩到2.8平方公里,填的陆地超过200万平方米。这数字在南沙里头拔尖,相当于好几百个足球场。
填海一完,基础设施就跟上。跑道从2015年起建,长3125米,宽50米,用混凝土浇筑。先做临时段测小型机,再全长铺开。2016年1月,第一架运输机降落,带建材加速建设。港口也挖深,建防波堤和泊位,2016年底用上,能停5000吨级船。军事方面,从2015年开始部署。雷达站先上马,覆盖几百公里海空,塔高几十米,多频天线扫动静。2017年,建了导弹掩体,至少4座,用钢筋混凝土做,入口伪装避卫星眼。红旗-9防空导弹装上,射程几百公里,拦飞机和导弹。反舰导弹系统也配齐,盯海上目标。掩体里有可伸缩屋顶,藏发射器。CIWS近防系统加持,对付贴近威胁。最后一道关稳。
岛上不光军事,民用也齐。2018年后,医院建起,有科室和设备。海水淡化日产几百立方米淡水,加上雨水收集,自给自足。大棚种菜,耐盐作物减补给依赖。2020年,中科院设科研站,实验室测水温、洋流、生物多样。数据帮全球气候模型。生态保护上,种红树林稳海岸,设区限捕鱼,修珊瑚。救援用岛设施,好几次帮遇险船,提供医和补。守岛人从几人到几十轮换,日常巡海空,保设备。补给船队大,包括运输舰。
战略上,永暑岛位置关键,扼南海中央航线,近马六甲海峡入口。距海南700多海里,但建起后,中国海军空军跳板多,活动范围广,补给易。雷达网连上,情报实时。导弹覆盖,防空反舰强。中国控制南沙西侧,分割越南占点,监视动向。护贸易通道,南海油气渔业资源多,有岛盯着,谁抢都难。行政上,2020年设南沙区政府,管辖实质推进。岛成铁三角一角,和美济、渚碧互援,防御深千公里。
国际反应热闹。美国、菲律宾、越南常指责,说中国秀肌肉,威胁航行自由。美军舰机常晃悠,宣航行权。中国回说,主权内事,防御为主,维护安全没错。南海稳定中国最想,经济靠水域通。争议中,岛建设事实,国际得认。2025年,时序图显示岛军事基地稳,导弹雷达全。越南也填岛,但规模小。中国不松懈,继续投,确保多用。
话说这岛发展,体现中国基建实力。从礁到岛,科技和人力堆出。军事上,提升控制,但也带紧张。南海争端,各方要对话,按国际法办。地理位置决定价值,国家用好保安全。未来,深港扩建,停大船。科研深,生态护。岛不光硬,还多面,既前哨又后盾。总的,永暑岛变化,见证中国南海脚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