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31 10:46

瞄准细胞治疗与AI,美中爱瑞推动肿瘤治疗新突破

在肿瘤治疗领域,美中爱瑞始终致力于探索和应用细胞治疗、AI等前沿技术,为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与可能。
撰文丨郭雪梅
在肿瘤治疗领域,细胞治疗、AI在肿瘤领域的应用正成为备受瞩目的前沿方向。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AI的快速发展,则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更精准、更高效的技术支持。
10月25日,第三届美中爱瑞·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国际肿瘤临床学术年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年会聚焦肿瘤治疗前沿、AI医疗等话题,汇聚国内外顶尖肿瘤专家、临床工作者等。
美中宜和医疗集团创始人兼CEO胡澜博士告诉“医学界智库”,过去多年,北京美中爱瑞肿瘤医院(以下简称“美中爱瑞”)一直致力于探索细胞治疗与AI医疗两大领域,通过整合多学科资源,推动技术创新,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美中宜和医疗集团创始人兼CEO胡澜博士
瞄准细胞治疗
作为一种前沿的医疗技术,近年来细胞治疗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淋巴瘤科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会副理事长朱军教授介绍,自首例CAR-T细胞治疗淋巴细胞白血病以来,至今已有10多年时间。
目前,全球已批准10多款CAR-T细胞产品,用于治疗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以及白血病等疾病。在中国,已有2款CAR-T细胞产品正式获批用于淋巴瘤治疗并实现商业化。
“CAR-T细胞治疗如今主要应用于血液淋巴肿瘤领域,同时在实体瘤治疗方面也在积极开展尝试,例如胃癌、肠癌、肝癌等领域。”朱军教授表示,未来一两年内,有望看到相关适应症的获批。
早在2年前,美中爱瑞就开始在细胞治疗领域进行专项布局。2023年,医院正式成立细胞治疗中心,致力于打造细胞治疗产学研用的标杆平台;2025年,美中爱瑞细胞治疗平台成为中新肿瘤临床转化中心的北京基地,重点推进TIL疗法在实体瘤中的临床研究。
TILs疗法,即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疗法,被认为是细胞治疗中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不仅是国内,美中爱瑞还积极与国外顶尖医疗机构展开相关合作。
此次参会嘉宾、美国匹兹堡大学希尔曼癌症中心实体瘤细胞治疗项目主任Udai S. Kammula博士是TILs疗法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过去多年,他和团队利用TILs疗法在葡萄膜黑色素瘤等实体瘤的治疗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Kammula博士认为,通过与美中爱瑞等中国医疗机构的跨国合作和交流,双方可以共享数据和经验,加速TILs疗法的临床转化,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美国匹兹堡大学希尔曼癌症中心实体瘤细胞治疗项目主任Udai S. Kammula博士
一家肿瘤医院为何要建设细胞治疗平台?胡澜博士介绍,细胞治疗领域强调临床与科研的紧密结合,但目前国内从事细胞治疗的大多是科研公司,这些公司通常与临床医院合作,采取的是一种较为松散的合作模式。
“我们采取的是一体化的模式,不仅自己开展细胞制备和研发工作,还与临床医生形成了紧密的团队。”她指出,这种模式使得临床医生能够深度参与细胞治疗相关研究工作,从而推动细胞治疗技术的不断迭代和更新。
此外,这种一体化模式也会让临床医生对细胞治疗的理解越来越深入,医生不再仅仅关注治疗效果,而是深入参与到整个治疗过程中。
事实上,这种无缝衔接的临床与研究结合的模式在国际上也得到了认可。例如,美国顶级医疗机构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也采用了类似的模式,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推动效果。
肿瘤医院如何拥抱AI?
与细胞治疗一样,AI也是当今医疗行业不可忽视的变革型力量。去年12月,美中爱瑞举办了一场AI医疗模型与医生的竞技比赛,参赛者是由8名副高以上资质、有顶级三甲医院临床经历的医生组成的MDT(多学科诊疗)团队,与国内外五个知名AI医疗模型进行比赛。
美中爱瑞首席医疗官孙旻教授对这个比赛印象深刻。在他看来,AI目前在一些相对简单的任务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帮助医生将语音转化为病历、撰写科普宣教材料等。
但AI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还存在地域差异,此外,在某些场景中,AI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而在另一些场景中,AI的应用可能还不够成熟,这导致了各临床科室之间的应用水平参差不齐。

美中爱瑞首席医疗官 孙旻教授
站在医院管理者角度,胡澜博士认为,抢夺AI赛道已经成为行业共识,对于医疗机构而言,拥抱AI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作为字节跳动旗下的医疗机构,美中爱瑞在AI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胡澜博士介绍,字节跳动强大的科技体系,特别是火山引擎以及其在AI领域的前沿布局,为美中爱瑞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据了解,今年以来,美中爱瑞积极探索利用AI技术重塑医院工作流程。医院围绕医生在临床、科研、教学等业务以及管理活动中的需求,依托火山引擎提供的豆包大模型、HiAgent等AI产品和解决方案,致力于提升医生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在临床应用方面,美中爱瑞自主还研发了多种AI产品,如AI胎心监护、AI胃肠镜以及AI病例助手等;在科研领域,医院也积极应用AI技术,例如利用模型计算生物年龄、预测疾病进展以及提供精准选药策略等。
胡澜博士告诉“医学界智库”,早在医院筹建阶段,他们就开始对AI的应用进行深入思考。其中,最核心的工作是肿瘤大数据的集成,包括对多种异构化数据的整合以及数据质量的提升。
以数据质量提升为例,医院采用数据结构化处理的方式,将原始数据转化为可供分析和利用的标准化形式,而不仅仅是简单地进行图片存储。此外,鉴于肿瘤是一种病程较长的疾病,患者会经历多个病情变化周期,医院还强调对病例进行全程跟踪,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与国际医疗资源深度融合
在肿瘤疾病的治疗场景中,MDT(多学科诊疗)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治疗模式。孙旻教授介绍,在美国,MDT的协作模式已经深入人心,成为医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种协作模式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可以是两个医生之间的联系,也可以是一个小团队之间的协作。”孙旻教授说,美国的医疗机构还有定期的病例讨论会,以及针对复杂肿瘤(如胰腺癌、头颈部癌等)的多学科诊疗门诊。
近年来,中国也开始重视和强调MDT的重要性,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例如,会诊后缺乏后续的随访、治疗结果评估以及病情变化后的方案制定等,从而影响MDT模式的有效性和患者的治疗体验。
孙旻教授告诉“医学界智库”,美中爱瑞自成立之初就开始探索并形成自己独特的三级MDT模式。通过体制机制设计和医生培训,将MDT的理念深度融入到医护的日常临床工作中。
具体来说,一级MDT是医生每天的非正式交流,用于及时分享患者病情和治疗进展;二级MDT是针对复杂病例,需要更多学科参与,如病理、放疗等;三级MDT针对最复杂的病例,当没有明确的治疗指南可以遵循时,美中爱瑞会与国际医疗机构专家一起讨论,从而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治疗建议。

会议现场
有数据统计,中国每年有高达83万的患者选择前往美国寻求治疗,其中80%的患者患有肿瘤相关疾病,凸显了国际医疗资源对于肿瘤患者的重要性。
为了满足这部分需求,早在2021年医院成立之初,美中爱瑞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了国际肿瘤复杂病例多学科高级专委会。许多在美中爱瑞接受治疗的患者,有相当一部分都曾接受过国际顶尖医疗机构专家的治疗意见。
作为国际化布局的重要一步,去年8月,美中爱瑞成立了中外专家联合诊疗中心,中心专家库不仅拥有来自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国内10家医院的医生,还有来自海外23家知名医疗机构专家的加入。
今年7月,北京爱瑞国际医疗综合体在北京正式动工。除AI智慧驱动和创新转化,该项目还强调了国际化医院的建设目标,即引进国际领先的医疗技术,汇聚全球顶尖专家资源。
胡澜博士表示,美中爱瑞始终致力于确保患者得到的治疗方案和医疗决策是具有国际水准、与国际接轨的。2029年,北京爱瑞国际医疗综合体建成后,美中爱瑞将进一步扩大规模,为更多有需要的患者提供世界级的优质诊疗服务。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 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瞄准细胞治疗与AI,美中爱瑞推动肿瘤治疗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