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31 10:45

闯入CVS、Costco核心货架:三个案例拆解商超入驻密码

在跨境电商流量红利消退、价格战内卷的当下,海外线下商超已成为品牌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战场。但Home Depot、CVS、Costco等头部商超的入驻门槛之高,让多数品牌望而却步——它们不仅要求产品品质过硬、合规达标,更对品牌调性、供应链能力、场景适配性,有着近乎苛刻的筛选标准。

作为深度赋能中国品牌入驻欧美主流商超的CISMEA,至今已成功助力众多产品实现从0到1的破局。今天,将分享三个CISMEA亲自操盘的真实案例,拆解海外核心商超的入驻逻辑,为品牌指明从平台卖家到商超品牌的进阶路径。

01
案例破局:
三类产品的商超通关密码

1.个护电子(冲牙器、口腔相机)的万店闪电战,如何在1年内覆盖万店

CVS以其庞大的门店网络和精准的健康个护定位,成为出海品牌争相进驻的黄金渠道。然而,其严苛的上架要求和漫长的选品周期,也让许多品牌折戟沉沙。个护电子品类出海时普遍陷入这样的困境:渠道对接慢、供应链滞后、多渠道协同难,往往产品还没上架,市场机会就已消失。

面对这一行业共性难题,CISMEA通过极致的供应链效率成功破局,其核心在于三个关键策略:时间节点精准把控、产品矩阵化布局、渠道生态化联动。

精准至月的时间节点把控
将渠道对接周期压缩到极致

2023年4-5月,完成了与CVS的选品对接,凭借对渠道需求的精准把握,在5月份顺利拿下首批订单。6月,产品准时进入海外仓,为后续快速上架做好充分准备。到了7月,产品已在6400家CVS门店同步上架,实现了规模的快速突破。

这一快速推进的节奏并未停止。10月,成功登陆QVC电视购物频道,借助其独特的内容营销优势,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进入2024年,乘胜追击将渠道网络扩张至Walgreens,形成了更完善的渠道布局。整个过程中,每个时间节点环环相扣,将传统的渠道对接周期压缩到了极致。

产品矩阵化布局
精准匹配不同渠道特性

在产品策略上,CISMEA摒弃了单一产品打天下的传统思路,而是帮助品牌构建了完整的产品矩阵。推出了冲牙器、口腔相机、耳道清洁器三款核心产品,定价从22.5美元到44.8美元不等,全面覆盖口腔和耳道个护场景。

这一产品布局既满足了CVS对高毛利个护产品的需求,又精准匹配了QVC电视购物渠道对新奇黑科技产品的偏好。不同产品线之间的协同效应,在不同渠道都能提供最合适的产品组合,最大化提升销售效率。

渠道生态化联动
构建增长闭环

在渠道策略上,CISMEA打造了独特的生态化联动模式。首先通过CVS货架渠道实现市场破冰,建立初步的用户基础和销售规模;接着借助QVC的内容渠道打造品牌声量,通过现场演示和产品讲解深度触达消费者;最后拓展至Walgreens健康渠道,进一步扩大人群覆盖。

这一渠道组合让产品在“购买—种草—复购”的闭环中持续流转,各个渠道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协同效应。CVS的实体展示为QVC的营销提供了信任背书,而QVC的内容传播又反过来促进了CVS渠道的销售,形成了良性的增长循环。

通过这一系列精准的策略执行,仅用1年时间,从品牌注册到万店覆盖,冲牙器等产品在CVS上架后成为个护区黑马单品,QVC的曝光更是让产品溢价能力提升30%,实现了渠道的快速渗透与品牌声量的同步爆发。即便面对CVS这样要求严格的头部渠道,通过精准的策略规划和极致的执行效率,品牌完全能够突破传统的拓展瓶颈,在竞争激烈的海外市场中抢占先机。供应链效率不再是后台支撑,而是成为了品牌突围的核心竞争力。

2.智能健康类(耳道护理产品)—单价涨50%,门店从5300家飙到25000家

CVS、Costco等头部商超对健康产品的合规性与品牌溢价能力有着严苛要求。面对这一门槛,许多品牌陷入两难:要么在低价竞争中损耗价值,要么被窄小的渠道限制增长。客户也曾深陷此局,担心涨价会导致客户流失。然而,通过CISMEA的战略重构,不仅打消了其顾虑,更帮助这款产品实现了价值升级和渠道扩张的双重目标。

全渠道精准布局
构建双重消费场景

渠道拓展方面,采取阶梯式推进策略。首先以Costco、CVS等5家头部商超作为突破口,建立品牌认知基础。随后快速渗透至Kroger、Cardinal Health等专业药店渠道,构建起商超+药店的全渠道矩阵。这种布局让产品既能触达日常购物场景的消费者,又能覆盖专业健康需求用户,实现双重市场渗透。

数据驱动
确立品类权威地位

凭借“耳朵清洁类目全美第一”的销售成绩,在渠道谈判和消费者心智中成功建立专业权威形象。这一市场地位的确认,甚至吸引了其他竞争渠道主动寻求合作,为后续扩张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果验证:
价值升级带动规模突破

通过这一系列战略升级,该耳道护理产品成功实现从5300家门店到25000家的爆发式扩张,最终登顶美国耳道清洁类目第一。医疗级材质与智能清洁技术的合规性认证,同时满足了CVS个护健康场景和Costco高价值会员需求,证明了价值升级策略在高端商超渠道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在看似固化的市场格局中,通过精准的价值重塑与渠道策略,完全能够打破两极分化困境,实现品牌的价值跃迁与规模突破。

3.一把拖把的货架统治术——如何让Home Depot为它开辟专属陈列区?

在北美家居零售领域,Home Depot代表着工具类产品的风向标。其庞大的货架空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产品不仅要满足专业功能需求,更要通过审美考验。特别是在家居工具区,拖把品类长期陷于视觉同质化与功能陈旧的双重困境:廉价感十足的白牌产品往往上架即淹没,而功能单一的传统拖把数十年未解决“洗拖把脏手”的核心痛点,消费者早已产生深度疲劳。

面对这一市场僵局,CISMEA通过视觉高端化与功能创新双轮驱动,实现了货架突围。

视觉革新:
从货架隐身到视觉标杆

彻底颠覆了传统清洁工具的包装设计,打造出独特的紫色系高端包装矩阵。从单盒包装到堆头陈列,统一的设计语言与鲜明的色彩对比,让产品在Home Depot工具区瞬间脱颖而出。这一视觉升级不仅吸引了消费者目光,更被渠道方列为货架视觉标杆,专门开辟了专属陈列区域,实现了从产品到陈列的全面升级。

功能破局:
从基础清洁到生活解决方案

产品功能上,直击“洗拖把脏手”这一困扰消费者数十年的核心痛点,创新推出“免脏手”旋转设计。同时,通过清晰标注适配木地板、瓷砖、大理石等多地板类型,将技术卖点转化为消费者一目了然的生活解决方案。这种功能创新不仅解决了实际使用痛点,更拓展了产品的适用场景。

渠道深耕:
从货架爆款到渠道明星

深度绑定Home Depot这一家居核心商超,借助其精准的家装人群流量,实现产品从货架爆款到渠道明星的升级。通过“给您的家皇室般的精致呵护”这一差异化slogan,彻底打破了拖把等于廉价工具的品类认知,完美契合Home Depot对品质工具的定位要求。

这款拖把凭借免脏手设计与多地板适配性的功能组合,配合高端视觉呈现,最终成为Home Depot家居清洁类的重点陈列单品。不仅满足了渠道方对品质工具的定位需求,更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深刻的差异化记忆点,成功实现了从同类产品中的价值突围。

即使在最传统的家居工具品类,通过视觉与功能的双重创新,依然能够打破品类固有认知,在激烈的货架竞争中赢得先机。

02
底层逻辑:
从平台卖家到商超品牌的进阶启示

能敲开海外核心商超大门的品牌,本质上都做对了三件事:

一是抓准渠道痛点。比如Home Depot需要货架视觉标杆,CVS需要合规个护品,Costco需要高性价比大包装,品牌需针对性匹配;

二是构建不可替代的价值。或在功能上解决强痛点,或在合规上形成壁垒,或在效率上极致突破;

三是借渠道完成品牌升级。海外商超的渠道背书本身就是品牌力的证明,从Home Depot的高端工具标签,到CVS的专业健康认知,渠道能帮品牌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清晰定位。

对于还在跨境赛道挣扎的品牌而言,与其在平台红海里拼价格,不如锚定商超渠道这个长期战场,用产品力+渠道适配性撕开增长口子——毕竟,能被Home Depot、CVS、Costco选中的品牌,早已跳出卖货的维度,成为真正的全球化品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闯入CVS、Costco核心货架:三个案例拆解商超入驻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