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7 11:53

聚焦西南夷考古!这场高规格学术研讨会在晋宁启幕

10月22日上午,为期两天的第十届西南考古协作会暨西南夷考古学术研讨会在云南晋宁开幕。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文物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文物局、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及晋宁区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

此次会议由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昆明市文化和旅游局、晋宁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晋宁区石寨山大遗址文物保护中心、晋宁区文物管理所、晋宁区博物馆承办,来自重庆、四川、贵州、西藏、广西、云南等地的22家考古文博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晋宁,聚焦西南夷考古研究,深化西南边疆历史研究,推动区域考古协同创新。

会议期间,专家学者们将集中围绕近年来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重庆钓鱼城、四川剑北遗址、西藏林芝拉颇遗址、贵州赫章可乐遗址等西南地区考古发掘研究的重要成果,西南地区先汉及汉晋时期考古新发现、区域文化、高原地区考古理论方法与科学技术运用研究、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公众考古等进行深入交流与研讨。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说:“在晋宁开这个协作会,我们还有一个其他的想法,就是要在这次会上为下一步西南考古的协作,也就是西南夷考古,从多元到一体这样一个过程的考古,开一个学术的决策会,为下一步把这个项目列入考古中国——西南夷考古计划奠定学术基础,也为修改这个计划的文本做一些准备。”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朱忠华说:“在这次会上,我们联合了四川、重庆、贵州的一些同仁,将联合申报考古中国课题,争取考古立项,这个课题就是汉晋前后、西南夷地区的社会变迁。希望通过这个课题来讲述多元一体的云南篇章。近年来,晋宁河泊所的考古发现,证实了云南作为西南边疆一个民族省份是如何融入到多元一体,融入到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面去的,呈现了一个清晰的历史过程。”
晋宁区石寨山大遗址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周忠全说:“从1955年到现在刚好70周年,这期间,石寨山通过五次发掘,出土了5000多套(件)文物。这些文物印证了晋宁是滇文化的中心,也实证了《史记》当中记载的,汉武帝赐滇王金印的这段历史。这些年来,我们始终在积极做好石寨山大遗址的保护工作,特别是从2014年以来,晋宁区配合云南省考古研究所,对大遗址进行了有效的、系统的文物考古调查工作。”

今年是晋宁石寨山首次考古发掘70周年。1955年,晋宁石寨山的首次考古发掘,再现了千年前的古滇国,开启了晋宁考古文博事业的发展之路。西南5省、市的考古专家这次相聚晋宁,共话“西南夷考古”,回顾从石寨山到河泊所遗址、从古滇国到益州郡的70载考古研究与保护展示历程,共享河泊所遗址的最新考古成果。





自今年5月获评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以来,河泊所遗址的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工作持续推进,现已累计出土汉代官印私印封泥2300余枚,整理出带字简牍14000余件,为揭示西南边疆融入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再添新证。

据了解,西南考古协作会以“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推动协同创新发展”为宗旨,着力推动区域考古从“分散探索”向“系统研究”的跨越,也将为深入推进晋宁河泊所遗址考古成果研究与石寨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提供支持力量。未来,协会将持续通过区域联动、资源整合与多学科合作,全面推动河泊所遗址核心区考古发掘,不断以河泊所遗址考古实证材料揭示西南地区的中华文明起源、边疆治理与民族融合发展,提升石寨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保护研究与价值阐释水平。
全媒体记者 陆安楠 陆晓旭
通讯员 杨彩云 李云霞

编辑:沈仕会
编审:方维林
审核:李建斌
终审:赵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聚焦西南夷考古!这场高规格学术研讨会在晋宁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