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机接口进入四川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临床!它将给患者带来哪些帮助?
凭意念就可以让已经瘫痪的手端起水杯、让腿重迈步伐?是的,这种在不久前还存在于科幻的画面,如今已变成现实。这就是脑机接口给患者带来的改变。近日,一台脑机接口-外骨骼肌机器人运抵四川大学附属四川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 川大成二院)龙潭院区,经测试后将运用在患者身上;在此之前的10月13日,脑机接口正念冥想系统在该院已正式用于患者治疗;接下来,用于睡眠监测的脑机接口芯片以及用于认知障碍筛查的眼动信号分析设备将陆续在该院投入实验性使用……
神奇的脑机接口如何实现辅助诊断和治疗?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四川大学附属四川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脑机接口病房一探究竟。
脑机接口-外骨骼肌机器人运抵川大成二院
科幻变成现实 脑机接口用于哪些人?神经内科医生张婧为患者戴上一个智能头环,一台平板电脑大小的操作平台就放在面前。在医生指导下,患者进入冥想状态,操作平台屏幕上显示出一团篝火。智能头环采集脑部信号直接传输到操作平台上,患者注意力越集中,篝火燃烧越旺盛,注意力越分散,篝火就会越小。
这套正念冥想系统通过可穿戴脑机接口设备实时获取脑信号,经AI云平台处理后以实时变化的视听觉场景(如篝火)反馈给训练者,让训练者及时调整自身大脑状态,提升冥想的专注度和治疗效果,张婧介绍,这套冥想系统主要用于辅助治疗焦虑等心理情绪状态调节,改善睡眠障碍等。川大成二院脑机接口病房从10月13日启用到现在,已经有数十名患者正在接受治疗。如今,除了神经精神科,该院正在全院招募更多患者免费试用。
患者使用正念冥想系统
此外,应用脑机AI专注力训练系统,多动症儿童还可通过游戏化训练提升注意力。患儿在游戏过程中,通过脑电采集头环采集脑信号,系统解码后将信息反馈给患儿,让其及时调整注意力状态,从而改善病情。
在脑机接口正念冥想系统和脑机AI专注力训练系统投用后,脑机接口-外骨骼肌机器人也将招募患者投入使用。神经内科主任王健介绍说,脑机接口-外骨骼肌机器人通过采集脑电信号编码为指令,让患者通过运动想象或意念来实现某些动作,比如端杯子、迈步行走等等,“它可针对性解决不同群体难题,对中风偏瘫或脊髓病变导致的截瘫患者,让他们可凭运动想象触发设备实现想做的动作,让康复从传统的被动模式变为主动康复模式,促进神经网络的修复和瘫痪的康复。”王健说。
除了正念冥想系统和脑机接口-外骨骼肌机器人,即将要投用的脑机接口设备还有可穿戴便携式多导睡眠监测系统,不同于传统睡眠监测系统需在头上戴一个用于脑电监测的帽子,仅在额头上贴上一个小小的芯片就可检测睡眠脑信号,并生成睡眠报告;此外,该系统在监测睡眠脑信号的同时,采用闭环声波调控技术,帮助提高深度睡眠,从而改善患者睡眠。
另一款神奇的眼动信号分析仪设备,可用于痴呆早期诊断,其外形类似VR眼镜,采用高精度的眼动追踪技术,实时监测和记录受试者在特定任务下的眼动轨迹,反映其记忆力、注意力和执行力等认知水平。综合多参数分析即可智能识别早期认知障碍患者的微小眼动异常。
在几年前,脑机接口设备在大众眼中还是一个科幻设备,而如今,成都市二医院正在把科幻变成现实。
科技提速!成立“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研究与应用中心”川大成二院在进入2025年下半段时,该院在脑机接口临床应用及研究上加速。该院神经内科是新晋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脑机接口病房工作的快速推动,无异将让患者在科技的加持下得到更好的治疗。
今年9月,该院邀请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琶洲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李远清教授来院开展专题讲座,并同步组织了脑机接口的设备实操培训,为脑机接口设备尽快落地临床做好技术准备。
与此同时,该院开始密集对国内脑机接口的顶尖研发团队进行对接,结合临床需求开展脑机接口设备考察。
时间进入10月,该院挂牌成立“脑机接口与神经调控研究与应用中心”,并与川大附属华西医院共建“四川省脑机调控工程研究中心”,加速构建跨学科协作网络。
王健告诉记者,该院将计划于11月启动脑机接口临床试验中心,通过临床科研的方式验证一系列脑机接口技术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的临床推广应用打牢基础。
他介绍说,瘫痪、失语、情绪障碍、失眠及认知障碍等病患群体庞大,传统的康复治疗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患者需求,在此背景下,脑机接口技术的出现为广大患者点亮希望之光。“虽然目前我们脑机接口技术尚初步应用阶段,但我们将通过收集临床相关数据,与工程技术团队合作,进一步优化技术,让脑机接口更有效服务临床,提高疾病的诊治及康复水平。”
据悉,四川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是成都市属医院中首个启用脑机接口对患者进行辅助诊断及康复治疗的医院。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邓晓洪 供图 四川大学附属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