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涨价潮只是开始!AI驱动超级周期,这些A股公司迎来历史机遇
#头条媒体人计划#内存涨价潮只是开始!AI驱动超级周期,这些A股公司迎来历史机遇
全球存储芯片市场正经历一场由AI革命驱动的超级涨价周期,下游客户已开始锁定未来2-3年的产能供应。
“内存价格才刚刚进入上升通道,一些大客户已经开始与内存原厂签订2-3年期合同来保障供应。”一位业内资深分析师表示。随着AI服务器需求激增,三星、SK海力士等主要DRAM生产商正考虑将DRAM和NAND闪存芯片价格上调高达30%。
DDR4 16G内存条价格已从去年低点的200多元飙升至突破500元,涨幅超过100%。更值得关注的是,零售市场同样涨势迅猛,以G.Skill Trident Z5 Neo为例,其价格在一个月内上涨了40%。
01 涨价潮的全球背景
当前全球内存市场正经历一场由多重因素驱动的超级涨价周期,覆盖DRAM、NAND、NOR等全品类内存产品的全球性价格上行趋势。
需求端结构性变化是这轮涨价的核心驱动力。AI技术的爆发式发展正重塑存储需求结构,AI服务器对内存的需求远超传统服务器。以英伟达H100 AI服务器为例,其单台所需NAND容量达32TB-132TB,DDR5容量达2TB-4TB,远超传统通用服务器。
供应端产能调整加剧了供需矛盾。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全球存储巨头自2024年底起实施减产策略,将12英寸晶圆产能优先分配给HBM及DDR5等高利润产品。
美光甚至计划在2025Q4-2026Q1终止DDR4、LPDDR4生产,导致成熟制程供应收缩30%以上。
价格传导效应正在全产业链蔓延。从2025年9月的市场动态看,涨价已从芯片原厂向模组厂商、终端产品全面传导。美光向渠道通知存储产品即将上涨20%-30%,所有产品暂停报价一周;闪迪宣布将NAND产品价格上调10%以上。
02 四季度存储市场展望
关于本轮内存超级涨价周期的持续时间,市场普遍认为将至少延续至2026年下半年。
短期(2025Q4-2026Q1)价格看涨趋势明确。TrendForce预测,四季度一般型DRAM价格环比上涨8%-13%,若加上HBM则达13%-18%;NAND Flash环比上涨5%-10%,其中企业级eSSD合约价涨幅或达5%-10%。
中信证券表示,存储芯片供应短缺导致价格上涨。光大证券指出,存储芯片行业从2024年第三季度触底后,2025年第二季度已进入明确复苏通道,行业周期的反转为相关企业带来了业绩弹性。
CFM闪存市场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预测,企业级固态硬盘价格有望上涨一成以上,DDR5内存条价格也可能上调10%至15%。这意味着消费级内存市场将迎来一个“昂贵时期”。
03 A股核心受益企业
(1)澜起科技:内存接口芯片全球领军者
澜起科技是全球内存接口芯片领域的领军企业,在DDR4/5内存接口芯片市场占据全球领先地位。公司的DDR5内存接口及模组配套芯片是服务器内存条的核心逻辑器件,用于实现CPU与内存之间的高速、可靠数据传输。
核心优势:DDR5渗透率提升+子代迭代红利明显。随着DDR5内存加速替代DDR4(渗透率已突破50%),公司作为全球内存接口芯片龙头(市占率约50%),直接受益于单机价值量提升(DDR5接口芯片较DDR4价格翻倍)。
2025年上半年,澜起科技营收26.33亿元,同比增长58.17%;净利润11.59亿元,同比增长95.41%。公司已成功切入多家全球知名服务器厂商的供应链体系,受益于AI服务器需求增长。
(2)兆易创新:国产存储平台型公司
兆易创新是国内存储芯片设计领域的一家领军企业,公司产品涵盖NOR Flash、NAND Flash和DRAM,形成“NOR Flash+利基DRAM+MCU”三驾马车格局。
核心优势:公司在利基型存储市场的领先地位。作为国内利基型DRAM龙头,其DDR4产品已覆盖网通、安防等领域。随着国际大厂淡出,其市占率有望进一步提升。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DRAM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营收同比增长120%。
2025年上半年,兆易创新营收41.5亿元,同比增长15%;车规级存储营收增长40%。公司的NOR Flash产品已在2025年9月全线涨价,预计三季度、四季度都会维持涨势。
(3)江波龙:存储模组龙头转型技术型公司
江波龙是中国最大的独立存储器企业之一,旗下拥有Lexar(雷克沙)品牌全球影响力显著。公司已完成从模组厂商向品牌和技术型公司转型,产品覆盖消费、工业与企业级场景。
核心优势:公司与华为等国内头部厂商的合作关系。2025年,江波龙成为华为AI-SSD供应链优先合作伙伴,完成首批100万片企业级PCIe5.0 SSD交付,占华为需求35%。其产品能使AI推理首Token时延降低73%、每秒处理量提升2.7倍。
2025年上半年,江波龙企业级存储业务同比增超200%,车规级产品导入小鹏、比亚迪供应链。随着公司自研主控芯片规模部署,毛利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4)深科技:存储封测“国家队”
深科技是国内领先存储模组企业及先进封装测试企业,具备17nm DRAM封测能力,支持DDR5、LPDDR5等先进工艺,存储封测总产能8.2万片/月,占国内DRAM出货量20%。
核心优势:公司控股沛顿科技,在存储封测领域的技术和产能优势。合肥沛顿项目投产后,新增DRAM封测产能4800万颗/月,模组产能246万条/月,客户覆盖三星、SK海力士、长鑫存储等主流存储厂商。
2025年上半年,深科技净利润4.52亿元,同比增长25.39%;存储半导体业务收入35.22亿元,同比增长37.62%。随着三星、美光近期上调DRAM价格30%,叠加国产替代加速,公司封测业务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04 产业链其他受益企业
除了上述四家核心企业外,A股存储芯片产业链还有其他多家公司在这轮涨价潮中受益:
香农芯创是国内头部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拥有SK海力士等原厂授权。公司在存储价格上行、需求旺盛的周期中,业绩增长会非常迅猛。2025年以来,公司股价涨幅已超2倍。
太极实业通过子公司海太半导体为SK海力士提供DRAM封测服务,月产能超10亿颗。随着DRAM价格上涨,原厂产能利用率提升,封测需求增加,公司直接受益。
聚辰股份与澜起科技合作开发的SPD5 EEPROM产品已通过部分下游内存模组厂商的测试认证。随着DDR5内存渗透率提升,公司业绩有望快速增长。
存储芯片市场的这轮超级周期不同以往,其核心驱动力是AI革命带来的结构性需求变化。随着大型云服务商和服务器厂商开始锁定未来2-3年的产能供应,内存涨价潮可能只是一个开始。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关注产品涨价的同时,更应聚焦于那些具有技术壁垒、产能保障和客户优势的企业。在AI驱动的高性能存储需求爆发和国产替代加速的双重利好下,中国存储芯片产业链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文仅为行业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