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会过时吗?别慌,掌握这3点,你总能抓住创作机会
最近总听到有人问:“短视频这么火,过两年会不会就过时了?” 这种担忧很真实。但回想一下,从最早的BBS论坛,到后来的微博、公众号,再到今天的短视频,互联网的舞台一直在换,但台上总有一批“常青树”演员。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如何在平台的变迁中,始终找到自己的位置。
一、平台会迭代,但“传播的底层逻辑”不会变
从天涯、贴吧到抖音、视频号,大众的注意力在不断迁移。当年小米靠微博积累起第一批粉丝,逻辑思维通过公众号将知识付费带入大众视野。他们的成功,归根结底不是押对了宝,而是抓住了用内容连接用户的本质——用用户喜欢的方式,提供他们需要的价值。
今天,短视频是大众注意力的聚集地,我们就用短视频的语言去沟通;未来若有新平台崛起,只要掌握了“理解用户、传递价值”这个底层逻辑,你就能把核心玩法平移到新的战场。这就像写作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永远不会过时一样,懂得如何让自己被“看见”,才是真正的硬实力。
二、每一次平台更迭,都是“被看见”的新机会
我认识一位朋友,之前在公众号上默默写行业分析,阅读量不高,粉丝也不多。但正是因为这些深度思考被行业内的人“看见”,他最终被一家大厂挖走。这就是“被看见”的魔力——平台是窗口,而你的价值才是内核。
当短视频成为新的主流窗口,有人视其为“时间黑洞”,有人却看到了机遇: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生活见解打包进一两分钟的视频里,触达了以往无法想象的庞大群体。即便你现在深耕的平台未来热度不再,你在这个过程中积累的“被看见”的能力,也足以让你在新的平台上快速站稳脚跟。
三、普通人的破局点:抓住不变的人性,实现能力迁移
人性深处的东西永远不变:人们永远偏爱有价值、能引发共鸣的内容。你在短视频创作中打磨出的能力——比如如何三句话讲清一个观点、如何用画面抓住眼球、如何与粉丝真诚互动——这些能力放在任何内容平台都是通用的。
正如当年公众号的红利期过去,一批优秀的创作者转身投入短视频,把写长文的逻辑和叙事能力,变成了拍视频的脚本框架,照样做得风生水起。所以,不必纠结于平台本身会不会过时,重要的是在当下的平台里,练就那身“让自己被看见”的硬本领。等下一个风口来临时,你才能从容地站上去。
平台迭代不可怕,可怕的是在纠结“会不会过时”中蹉跎了时光。请记住:你的脑子不会过时,你的认知不会过时,你想要表达和被认可的渴望更不会过时。
现在就行动起来,因为每一次平台的变迁,都是普通人脱颖而出的新机会。
你觉得下一个可能兴起的内容形式会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察和看法!
@暖阳千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