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2 18:40

明晰边界,驾驭风险:风资源评估工具外推效能边界实现量化

近日,北京莱维塞尔科技有限公司高级风资源工程师杨易坤,在一年一度的风能大会学术论坛上,发表了题为《智能评估工具在不同地形下的外推效能边界研究》的主题演讲,首次系统性地公布了针对主流风资源评估软件在不同地形下的量化外推极限研究成果,为行业提供了精准可靠的决策依据,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与高度关注。

直面行业痛点: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
在风电场微观选址中,从已知测风塔位置外推风机区域的风资源,是项目成败的关键环节,但也伴随着显著的不确定性。当前,业内工程师多依赖个人经验选择评估软件并判断外推范围,缺乏统一的量化标准,这为项目投资带来了潜在风险。
莱维塞尔的研究旨在彻底改变这一现状。本研究基于全国89座测风塔的实测数据,精选了平原、丘陵、复杂三大地形共十二个典型案例,采用 “以塔推塔” 的严谨方法,系统对比了传统线性模型WASP代表软件windpro与计算流体力学模型代表软件WT和windsim在不同场景下的外推精度。

核心发现:量化揭示软件效能的“地形密码”
研究通过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和偏差(Bias)等多维度指标,得出了三项颠覆传统认知的核心结论:
1、误差与地形复杂度强相关:研究数据明确显示,从平原到复杂地形,软件外推误差成倍增加,复杂地形下的平均误差可达平原地区的2-3倍。
2、软件存在规律性系统偏差:评估软件并非绝对客观,它们在不同地形下表现出规律性的偏差。在平原地形倾向于系统性低估,而在复杂地形则转为系统性高估,这为发电量预测的准确性敲响了警钟。
3、复杂地形下软件稳定性急剧分化:在复杂地形中,传统线性模型的误差波动范围极大,不确定性高;而CFD模型则表现出更优的稳定性,是复杂场址更为可靠的工具。

发布业界首张“外推效能边界地图”
本次研究最显著的成果,是首次为行业提供了清晰的量化外推半径建议:
平原地形:建议使用传统线性模型,外推半径 8千米。
丘陵地形:需谨慎选择模型,外推半径 6千米。
复杂地形:推荐使用CFD模型,外推半径应控制在2千米以内。

明晰边界,方能驾驭风险。 本次研究成果的发布,标志着风资源评估从依赖经验迈向数据驱动的新阶段。北京莱维塞尔科技有限公司将继续秉持 “测量—自始至终,服务—永无止境” 的理念,以更前沿的技术、更精准的数据,为中国风电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编辑:侯宜均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明晰边界,驾驭风险:风资源评估工具外推效能边界实现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