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攀高逐新,链动创新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
从芯片设计的精密攻关到终端制造的高效产出,从基础软件的自主研发到安全设备的技术突破,国产化浪潮正在三湘大地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版图中澎湃涌动。近日,湖南锚定“4×4”现代化产业体系蓝图,深入实施重点产业倍增计划与产业培塑行动,推动13条重点产业链建设跑出“加速度”,结出“新硕果”。记者走进省内多家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亲身感受创新驱动下的产业发展活力。△泛联新安公司前台。
“我们专攻底层技术,成功打破国外工具长达30年的垄断,产品已跻身国内领先梯队。”走进湖南泛联新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展厅,该公司副总经理胡浩向记者亮出“成绩单”。以“创造更好代码”为使命,泛联新安深耕形式化验证、智能程序分析等核心领域,产品广泛覆盖军工、工业、汽车、金融等关键行业,已完成超200家企业的国产化替代项目,成为破解“卡脖子”难题的重要力量。
自2017年成立以来,泛联新安以“程序分析专家”为核心定位,精准布局软件质量测试、软件安全测试、数字IC验证三大产品线。目前,企业已有十多款成熟产品推向市场,主打产品核心技术指标比肩国际先进水平,稳居国内软件测试工具领域“早布局、大规模、全产品、强技术”的领军地位。
作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基石。湖南凭借国防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所的源头创新优势,以“应用牵引+产业培育”双轮驱动,在全国产业版图中站稳重要一席。其中,作为全国计算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长沙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集群实力凸显——在CPU、GPU、SSD主控芯片及麒麟操作系统等关键领域,市占率稳居国内榜首。“湖南已构建起信创、芯片、基础软件领域完整且雄厚的产业链,企业间上下游联动紧密,成为全省产业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胡浩的评价,道出了产业生态的成熟度。
国内GPU研发中坚力量景嘉微在芯片攻关中,将“芯片原型验证工具”列为关键突破口。泛联新安敏锐捕捉需求,凭借硬核技术实力与之展开深度合作。“目前,预计的设计原型已成功导入我们的验证平台,性能表现接近既定目标。待整套系统成熟后,未来将实现该系列工具的批量采购。”泛联新安EDA事业部总经理黄雅静透露,这场“技术对接”正是产业链协同创新的生动缩影。
产业链协同,是湖南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通过搭建高能级平台、促成企业精准合作,湖南正构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产业生态。专注数字助听器芯片研发的湖南芯海聆半导体有限公司,曾在初创期遭遇市场拓展瓶颈。借助湖南世界计算大会等平台,企业成功与广东锦好医疗“牵手”,不仅达成战略合作,更实现芯片销量超100万颗、销售收入突破1500万元。“平台提供了关键的对接机会,推动芯片算法开发与整机试验深度协同,让我们在细分领域快速破局。”芯海聆总经理熊志辉介绍,早在2022年3月,企业就完成55纳米数字助听器芯片流片,如今已成为该领域的“隐形冠军”。
△芯海聆总经理熊志辉向记者介绍产品。
芯海聆的突破,离不开产业链“伙伴圈”的支撑。“作为股东的锦好医疗,在芯片算法开发、整机实验、临床试验等环节全程赋能,帮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熊志辉坦言,这种“下游反哺上游”的联动模式,让企业得以快速实现产品落地。同时,芯海聆还与长沙本土的毂梁微、志浩航等企业合作,分别完成后端设计和芯片测试,形成“本地配套、就近协作”的高效格局。
近年来,湖南以“强优、固基、育新”为思路,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基础扎实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格局。2024年,全省该产业营收突破6930.7亿元,同比增长10.3%;产业链集聚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个、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2个,强劲的增长动能与创新活力扑面而来。
潇湘晨报记者陈张书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搜索“报料”一键直达;或拨打热线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1917669965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