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2 00:45

滨海新区首届全国科普月活动交出亮眼答卷 300余场活动点燃全城科普热情


科技竞赛

校园科普活动
根据2024年12月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025年9月为首个全国科普月。在区委、区政府领导及市科协指导下,滨海新区科协牵头构建多部门协作、社会广泛参与的组织模式,开展各类科普活动300余场,超5万人次直接参与,以“突出特色、科普赋能、多方协同、全民参与”为特点,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普新动能。
多方协同
营造浓厚科普氛围
全国科普月期间,滨海新区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责任单位、企事业单位科协、科普基地及有关单位积极响应,制定详细活动实施方案,精心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区科协通过专题会议、发布通知等形式,完成活动动员、培训与部署。各单位结合实际策划活动,并多渠道发布信息,形成全域科普氛围,实现活动覆盖人群广泛、社会影响力显著的目标。
聚焦实效
激发公众科学热情
9月20日至21日,区科协携手多家单位在大沽街道文体中心、塘沽洞庭学校主办“2025年滨海新区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主题为“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活动现场表彰了科普工作突出单位与个人,公布了全域科普品牌建设、志愿服务及科普传播作品大赛最新成果。“滨城杯”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同步开展,吸引全区百余所学校的1000余名青少年参与。
多维发力
系列活动精彩纷呈
全国科普月期间,区卫健委组织医疗机构开展健康教育“四进”活动,即进社区、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其间,开展健康教育活动35场、发布健康知识文章和视频30篇、录制科普指南1期、发放宣传册2550余份,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并利用电子屏播放健康知识,超万人受益。泰达医院创新“医疗专家进集市”模式,选派九大科室专家团队在跳蚤市场开展服务,使医疗资源与社区生活场景相融合。
区教体局围绕“科技改变生活,创新赢得未来”主题开展活动,近200所学校积极参与,通过科普讲座、知识竞赛、实践研学、科技展览等形式,营造“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氛围。天津市第一中学滨海学校举办“滨海新区中学生科学实验创新挑战赛”展示交流活动,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师生团队现场指导,学生通过学术汇报和角色互换质疑展现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
同时,各街镇结合实际,以“一老一少”为重点,开展贴近生活的科普活动,参与群众超3万人,实现地域全覆盖。据统计,各街镇全国科普月期间累计开展活动次数占全区的70%以上。
构建网络
助力全民科普
全国科普月期间,围绕科学素养培育,新区开展了2025年京津冀公民科学素质大赛滨海新区选拔赛、“掌上火焰”等“科学实验秀”、“N+课后三点半”科普活动、“探索海洋奥秘·共筑科普新篇”等科普讲座,并打造了“小小讲解员”“星际探索”等特色社团;在产业联动方面,开展了参观航天五院宇航探索中心的航天科技实践、走进中冶天工(天津)装备制造有限公司的企业科普开放日、探访津膜科技膜分离技术展厅的高新技术基地参观等活动;在资源整合方面,举办了“星耀双城”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连线天文活动,联合西青区、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开展“探索细胞奥秘,点亮生命未来”生命探秘之旅等。
“为期一个月的全国科普月活动让我们看到了科学知识走进生活的实际效果。”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反馈来看,居民对科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入了,遇到问题也更倾向于用科学思想和方法去分析,科学素养的提升体现在日常认知和行为的转变中。活动也为资源整合搭建了桥梁,我们联动了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高校和场馆等多方力量,形成了常态化的科普支持网络,这些资源不再是分散的,而是能融合起来更高效地为科普工作服务了。”
来源:滨城时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滨海新区首届全国科普月活动交出亮眼答卷 300余场活动点燃全城科普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