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20 13:38

有些大桥完全不用悬索,斜拉,桥墩和钢桁结构建造

建设大桥要看地理地形地貌而建。如今建大桥离不开四种建桥结构,那就是桥墩模式,悬索模式,斜拉模式,钢桁模式。

钢桁与桥墩结合的武汉长江一桥
这四种模式在江河湖泊肯定必不可少,因为水要流动,桥下要行船,鱼类要繁殖,只有用这四种模式才能保持自然景观不被破坏。
但有一部分在两山之间建桥就完全不用这四种建桥方式,因为两山之间的谷底不是河流,根本没有水,也留不住水,这样的地理环境根本不用建悬索,斜拉,桥墩和钢桁桥梁。

武汉二七斜拉索大桥
那两山之间又如何贯通呢?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在谷底用钢筋水泥浇灌几个大型管廊(涵洞),目的就是让雨水通过,就算发山洪,这些大型管廊的排水功能也绰绰有余。另外也是给动物留有迁徙的通道。

武汉钢桁结构的晴川大桥
有了大型管廊,再将山谷两边修路的石头土壤一层一层的填在管廊上压实,一直填到山谷两边的马路(铁路)一样高为止。然后两边用水泥板盖住泥土,或者栽上草坪和矮小灌木,以防雨水冲刷。这样比建桥省时,省工,省钱,省了其它一些大型设备,只是需要一些挖掘机,推土机,打夯机,渣土车而已。

武汉用悬索建造的杨泗港双层大桥
在南方都是崇山峻岭,这样的地理环境到处都是,只要没有水的山谷都可以用这种方法建桥,为什么非要用悬索,斜拉,钢桁和桥墩这四种建桥模式呢?这些桥除了造价高,运输难,人员多,设备繁多,还需要详细的测绘,勘探,绘制复杂的图纸,更容易在建桥时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有些大桥完全不用悬索,斜拉,桥墩和钢桁结构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