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座大桥起步?杭州湾的“湾区野心”藏不住了!
杭州湾的浪涛之上,不仅流淌着江水,更涌动着资金、人才和机遇。而跨海大桥,正是连接这一切的黄金纽带。今年五一,杭州湾跨海大桥单日车流量达14.19万辆,创下通车16年来的历史新高。平均每2秒就有一辆汽车驶过这条“黄金通道”。
这座36公里的长龙,已累计通行车辆超过2亿辆。在它身后,是一片正被激活的世界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核心地带。
01 大桥飞架,改变长三角格局杭州湾是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以“风力大、潮差大、潮流急”而闻名。古人曾用“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来形容这一千古奇观。
要在这样的环境下建桥,难度极大。一年的有效工作日仅为180天左右。
然而,2008年5月1日,杭州湾跨海大桥正式通车。这座我国自行设计、投资、建造、管理的跨海大桥,全长36公里,当时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的建设用了250多项技术革新,形成了九大系列自主核心技术,创造了多项世界第一。
最直接的变化是交通格局的颠覆。大桥让宁波到上海的路程缩短120公里,从长三角交通末梢一跃成为海陆交通枢纽。
长三角区域路网布局从“Z”字形转变为“A”字形。
02 一座桥带动一座城,大桥经济喷薄而出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为两岸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位于大桥南岸的宁波前湾新区,已成为浙江省建设世界级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曾经是一片望不到头芦苇荡的地方,如今引进了40多个上海项目,总投资超1200亿元。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上汽大众、沪甬合作示范区等“沪”字头项目和平台纷纷在此落户。
而在北岸的嘉兴海盐,因大桥一跃成为交通枢纽,逐步形成了以数字经济为引领的“3+1”主导产业版图。
“大桥经济” 的效应远不止于此。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子公司“海天一洲”景区,自2011年以来已接待游客368.8万人。方特东方神画、杭州湾国家湿地公园等景区游客人数逐年快速增长,带动当地餐饮、住宿、零售等行业的发展。
03 为何需要10座以上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的通车,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引发一片建设潮。但面对世界级大湾区的发展目标,这些还远远不够。
当前,杭州湾跨海大桥已成为全国最忙碌的跨海大桥之一。今年上半年,大桥日均车流量已超6万辆。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车流量持续攀升是必然趋势。
杭州湾的地理阻隔使上海、宁波、杭州形成了“三角形”。虽然2008年通车的杭州湾跨海大桥解决了公路交通的绕行问题,但铁路“三角形”唯独缺了上海—宁波这一边。
宁波与上海、苏州间没有形成直接铁路通路,仍需通过杭州绕行。
这一瓶颈正在被突破。2022年11月30日,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正式开建。这座长29.158公里的大桥,是通苏嘉甬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预计2027年建成。
届时,宁波与上海、苏州及周边城市群将首次实现 “一小时交通圈” 。
但单靠这两座大桥,能否支撑起杭州湾世界级大湾区的梦想?
对比粤港澳大湾区,仅港珠澳大桥就全长55公里,集桥梁、隧道和人工岛于一体。通车后,香港到珠海、澳门的车程从3个小时缩短至约45分钟。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从2018年的10.8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超14万亿元。
杭州湾要迈向世界级大湾区,综合交通网络是基础支撑。未来杭州湾区域至少需要10座以上跨海大桥,形成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公路、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不同功能的通道。
04 更多大桥意味着什么?更多跨海大桥意味着更紧密的经济联系。 当杭州湾两岸有十多座跨海通道相连,资源要素的流动将更加高效。
更多跨海大桥意味着更均衡的区域发展。 当前,杭州湾区域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几个核心城市。更多跨海通道将带动更多区域融入“一小时交通圈”,促进均衡发展。
更多跨海大桥意味着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单一通道在面对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时显得脆弱。多通道布局可提高区域交通网络的韧性和可靠性。
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养护管理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大桥上有300余人的专业养护团队,533个智能监控摄像头覆盖全线,异常事件发现率达99.1%。
这些经验可为未来新建跨海大桥所借鉴。
05 迈向世界级大湾区的挑战与路径杭州湾建设多座跨海大桥也面临诸多挑战。
强潮涌浪的建设环境、高昂的投资成本(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投资约178亿元)、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都是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未来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可考虑以下路径:
差异化功能定位:未来跨海通道应各有侧重,有的侧重高速铁路,有的侧重城市轨道交通,有的侧重公路货运。
技术创新驱动: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建设中所采用的技术创新,如超长跨海高速铁路桥梁建设技术,将为后续大桥建设积累经验。
分阶段推进:根据经济发展需求和资金情况,分阶段推进跨海通道建设,优先建设需求迫切、效益明显的线路。
绿色智能导向:新增大桥应更加注重生态友好和智能化管理,借鉴杭州湾跨海大桥的“数字孪生”技术。
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的建设工地上,打桩声此起彼伏。这座预计2027年建成的大桥,将把宁波与上海的通勤时间缩短至1小时。但这只是开始——杭州湾需要的不只是一两条通道,而是一张纵横交错、功能互补的跨海交通网络。
放眼全球,纽约湾、旧金山湾、东京湾等世界级湾区都有完善的跨海交通体系。杭州湾拥有长三角这一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未来十年,跨海大桥建设将决定杭州湾能否真正跻身世界级湾区行列。
当第十座跨海大桥飞架杭州湾之时,我们回望今天的选择,会庆幸自己抓住了历史机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