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7 13:56

各大影视平台惹众怒,会员权益集体缩水,微短剧迅猛发力抢用户!


长视频平台又一次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不久前,有网友晒出腾讯视频VIP账号因登录设备超3台上限被封禁7天的截图,相关话题迅速冲上热搜第一,观看量高达20万次。网友们的吐槽如潮水般涌来,从设备限制到权益缩水,不满情绪集中爆发。
其实这并非个例,近年来爱奇艺、优酷、芒果TV等平台也屡屡因会员机制调整引发争议,这些陪伴用户多年的长视频平台,为何渐渐成了网友口中“招骂”的对象?



会员福利变“套路”让用户最直观感受到不满的,莫过于持续缩水的会员权益,设备使用限制的收紧就是典型代表。从去年末开始,各大平台陆续调整规则。
爱奇艺将新订阅黄金VIP会员的同时可播放设备数从2台减至1台;腾讯视频把VIP会员的登录设备上限从5台砍到3台,同时播放设备也缩为1台;芒果TV今年3月也跟进,将普通会员同时使用设备数从2台改为1台。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种限制已经影响到正常使用,不少用户日常会用到手机、平板、电脑多台设备,现在登录都成了难题,更别说和亲友共享,即便升级到SVIP,体验也未必如意,有用户反映登录三台常用设备仍会出现掉线情况。
除了设备限制,会员费涨价、投屏受限等问题也屡见不鲜,甚至还出现过剧集已经需要VIP、SVIP观看,大结局还要额外付费的套娃式收费情况。

平台对此的解释多是打击黑灰产、保护账号安全,但用户显然不买账,毕竟每次权益缩水后,平台往往会同步推广更高级别的会员,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是变相引导消费。
这种“减量不减价”甚至“加价减量”的操作,不断消耗着用户的信任,成为引发骂声的直接导火索。要探究平台为何冒着得罪用户的风险这么做,就得从行业自身的困境说起。



会员“贬值”长视频平台频频调整会员规则,本质上是应对增长瓶颈的无奈之举,而会员“贬值”带来的收入压力是重要原因,如今的视频会员早已不是稀缺品,反而常常成为各类套餐的“赠品”。
阿里巴巴88VIP可兑换优酷或芒果TV会员,支付宝积分能换爱奇艺、芒果TV会员,美团会员体系里也包含腾讯视频权益。

大量附赠会员流入市场,催生了低价转卖的灰色产业,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优酷、芒果TV的年卡甚至能低至40-50元,月卡更是只要个位数。
这种情况直接冲击了官方会员销售,导致付费会员增长乏力甚至下滑,2025年上半年,腾讯视频付费会员数同比环比双降300万;爱奇艺二季度会员收入同比减少9%;芒果TV虽然会员收入增长,但净利润却大幅下滑超50%。

会员作为平台核心收入来源,其价值被稀释后,平台必然要想办法止损,限制账号共享、拆分权益等级,本质上是想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单个用户的付费贡献。
但这种“节流”方式没有找准病根,反而让正常付费的用户买单,自然会引发反感。而除了内部的会员收入问题,外部的市场冲击更让平台雪上加霜。



微短剧带来的竞争压力长视频平台的日子不好过,还因为迎来了强劲的竞争对手——微短剧。凭借节奏快、剧情紧凑、单集时长短的特点,微短剧迅速俘获了大量用户,以红果为代表的短剧APP增长势头迅猛。
2025年6月数据显示,红果月活已达2.12亿,超过了优酷的2.006亿,同比增速更是高达179.0%,在用户使用时长上,微短剧的优势同样明显,今年2月,红果的人均使用时长就超过了优爱腾芒,3月更是达到19.36小时/月。

面对这样的冲击,长视频平台也尝试布局微短剧,推出了各自的短剧栏目和分账规则,但收效并不理想。毕竟微短剧的制作和传播逻辑与传统长视频差异较大,长视频平台的固有模式很难快速适配。
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是有限的,微短剧抢走的流量和用户,直接影响了长视频平台的会员拉新和活跃度。在内容吸引力暂时无法全面抗衡的情况下,平台只能从现有会员身上挖掘价值。

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权益调整的力度,形成了“用户不满-骂声增多-平台更焦虑-措施更激进”的循环。不过在这场“阵痛”中,平台也在寻找破局的方向。
爱优腾芒之所以总“招骂”,表面看是会员权益缩水引发的用户不满,深层则是行业增长放缓与外部竞争加剧共同作用的结果,用户骂的是“套路”太多、体验变差。



而平台的无奈在于,在成本高企、增长承压的情况下,暂时没能找到既能保障收入又能兼顾用户体验的平衡之道,其实用户并非不愿为优质内容付费,只是希望得到对等的权益和真诚的对待,从行业发展来看,短期的调整或许难以避免。
但长远来看,破局的关键仍在内容本身,如果能持续产出像早年爆款剧那样的优质作品,用内容吸引力留住用户,再配合合理的会员机制,自然能减少骂声、赢得认可,目前长视频平台已经在内容创新和模式探索上不断努力,相信随着行业的成熟,终将找到用户体验与商业发展的共赢之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各大影视平台惹众怒,会员权益集体缩水,微短剧迅猛发力抢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