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6 23:08

165Hz+1.5K,一加是怎么把手机屏幕“玩明白”的?

2025年,手机屏幕的“内卷”终于迎来了一个真正的拐点。
不是更高分辨率,也不是更亮的峰值亮度,而是——165Hz超高刷新率与1.5K分辨率的首次深度融合。主角,是一加15。

这听起来像是一次常规升级,但背后的技术难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一加中国区总裁李杰直言:“行业在120Hz停留了整整五年,不是不想动,是动不了。”而现在,一加动了,还动得相当彻底。
一、为什么是165Hz?120Hz卡了五年,到底卡在哪?从2020年到2025年,旗舰手机的屏幕刷新率基本停留在120Hz。即便是顶级旗舰,也鲜有突破。不是厂商不想做,而是165Hz的实现,面临着五座技术大山:
单行像素充电时间不够
刷新率越高,每帧画面显示时间越短。165Hz下,每帧仅约6毫秒,像素必须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充电,否则画面会模糊、残影。屏幕芯片算力不足
高刷屏需要更强的驱动芯片来处理高频信号,传统屏幕芯片的晶体管数量和算力根本扛不住165Hz的持续负载。触控与显示不同步
高刷意味着画面更新更快,但触控采样率若跟不上,就会出现“手速快、画面慢”的割裂感,尤其在FPS游戏中极为致命。高刷下的显示稳定性问题
画面切换过快时,色彩偏移、亮度不均、边缘发虚等问题会加剧,影响观感。屏幕寿命大幅缩短
像素开关频率提升37.5%,意味着OLED材料老化速度加快,烧屏风险显著增加。这五个问题,任何一个单独拿出来都够屏厂头疼半年。而一加,选择一次性全扛下来。
二、怎么做到的?一加的“技术攻坚战”为了攻克这五大难题,一加几乎重构了整块屏幕的底层逻辑:
定制X3发光材料:相比上代,寿命提升30%,功耗降低15%,色彩表现更稳定,有效缓解高刷带来的烧屏焦虑。自研驱动算法 + 电路重构:将单行像素充电时间压缩至1.3微秒,接近物理极限的两倍效率提升,确保每一帧都能清晰呈现。重新设计屏幕驱动芯片:晶体管数量增加1.3倍,算力翻倍,能稳定输出165Hz满帧信号,不再“高刷低能”。自建科学产线:全球唯二、中国唯一的屏幕色彩科学产线,确保每一块屏幕的色彩、亮度、均匀性都达到实验室级精准。触控通道全面优化:触显同步延迟降低40%,在《三角洲行动》《暗区突围》这类FPS游戏中,你能更早发现敌人、更快开枪,抢占先机。

这些技术,被一加统称为“第三代东方屏”。它不是简单的参数堆砌,而是一次从材料、设计到生产链路的全栈自研。
三、为什么是1.5K,而不是2K?这是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是不是为了省成本?
李杰的回答很直接:“这块1.5K屏的成本,比上代2K屏还高。”原因很简单:当前技术条件下,2K分辨率与165Hz刷新率无法共存。强行上2K+165Hz,要么功耗爆炸,要么寿命锐减,要么显示效果崩坏。

一加的选择是:放弃纸面参数的“完美”,追求实际体验的“极致”。1.5K(约1.5K分辨率)在6.8英寸屏幕上,PPI达到460,肉眼已无法分辨像素点。而165Hz带来的流畅感,是肉眼和手指都能直接感知的。更重要的是,一加在其他维度把素质拉满了:
9项显示指标行业第一,超越iPhone Pro Max和三星S25 Ultra;全亮度色彩均一性顶级,告别“抹布屏”;1.15mm超窄四等边,视觉沉浸感极强;真硬件1nit暗夜显示,安卓阵营独一份;行业首个“护眼小金标”,SVM频闪指标自研“太阳显示”技术,阳光下可视性大幅提升;雨水触控、手套触控,极端场景也能精准操作。

换句话说,这块屏不是“妥协版”,而是“重构版”。
四、一加Ace 6:把旗舰技术下放就在一加15发布的同时,一加也官宣了一加Ace 6。这款中端机型,同样搭载了165Hz超高刷直屏,成为同价位唯一。

虽然分辨率未明确提及为1.5K,但官方强调其完成了对《英雄联盟手游》《穿越火线》《火影忍者》等11款主流游戏的165Hz适配,并在微信、微博、小红书等日常应用中也实现了高刷流畅体验。

核心配置上,Ace 6搭载骁龙8至尊版,支持120W闪充 + 7000mAh以上电池,采用超声波屏下指纹,出厂预装ColorOS 16。
它用实际行动证明:165Hz不是旗舰专属,也可以成为主流体验的一部分。
五、行业影响:一加在探路,友商在跟进李杰透露,一加的技术突破已经引起行业震动。“据我了解,友商已经在紧急立项跟进。”这并不意外。当用户体验过165Hz的丝滑后,很难再回到120Hz。尤其是在竞技类游戏中,每一毫秒的响应优势都可能决定胜负。

而一加通过这次“冒险”,不仅确立了在屏幕技术上的领先地位,也重新定义了旗舰手机的体验标准——流畅,比“清晰”更值得优先考虑。
结语一加15和Ace 6的发布,不是一个简单的“新机上市”故事。它背后是一场历时数年的技术攻坚,是对行业惯性的挑战,更是对用户体验本质的重新思考。
165Hz+1.5K,不是参数的堆叠,而是一次理性的取舍与极致的技术兑现。未来几年,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厂商跟进高刷路线。但第一个把这条路走通的,是一加。
而这条路的起点,正是那块被重新定义的“第三代东方屏”。
#手机#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165Hz+1.5K,一加是怎么把手机屏幕“玩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