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吹响“AI派·集结号”!打造常态化具身智能产业全链条需求对接服务平台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李丹 张郗郡/文深圳报业集团记者 陈建壬/图
10月15日下午,由深圳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指导,宝安区科技创新局、宝安区人工智能产业办公室、深圳市机器人协会共同主办的“AI派·集结号”应用技术全领域对接会在湾区新技术新产品展示中心举行。
活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聚焦人工智能和机器人行业的零部件供应、整机制造以及应用场景的全产业链需求对接,期望以活动为平台,打通人工智能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央国企、投融资机构之间的交流沟通,推动新产品和新场景在宝安落地应用,加快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应用集聚区。
搭建面对面交流平台,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作为“AI派·集结号”系列的启动活动,本次对接会设置了“应用场景对接”和“机器人全产业链对接”两大主题环节。
在应用场景对接环节,银河通用展示了旗下具身智能机器人在智慧零售方面的应用,从机器人整机生产到自研算法研发,银河通用以走向规模化商用的实例向现场展示了AI在无人零售、智慧导览、仓储物流等应用场景的可能性;鹿明机器人则介绍了旗下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与小型机器人,为文化旅游、政务服务等公共场景提供艺术表演与智能导览支持。
机器人全产业链对接环节,零部件龙头企业同川精密发布了其最新的Harmcore系列轻量化谐波关节产品,为现场展示了轻量化、高精度的机器人关节解决方案;整机企业自变量机器人首先介绍了旗下各系列机器人及灵巧手产品,并从技术与自身发展角度出发,与参与活动的供应商来了一次“面对面”的需求对接。
为了让企业与企业之间拥有更直接的交流,活动还设置了“1V1供需快闪对接区”,积极推动现场签约与合作。企业与制造商带着产品现场“摆摊”,与同行、客户、可提供应用场景的场地方现场进行洽谈,位于西乡街道华丰国际机器人产业园的璇玑动力就表示,希望能通过此次活动接洽到更多的行业客户资源。
“作为扎根在宝安的企业,我们在这次活动中深刻感受到了宝安对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产业的重视。”同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晓龙向记者表示,“目前我们的产品在全球的市场占有率已排到了前五,这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宝安在制造业和地理位置方面的优势。我相信,有了政府的助力,宝安的机器人产业会发展得更好。”
协同六方力量,构建全产业链创新生态
据介绍,“AI派”寓意“AIπ”,象征技术创新的无限延展;“集结号”则代表汇聚 “政、产、学、研、用、金”六方资源,打造要素链接的价值共同体。本次活动就聚集了华为、腾讯、百度等龙头企业,以及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深圳机器人协会等科研机构、社会组织代表,协同多方力量,围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展开交流。
活动现场,市人工智能产业办对深圳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进行了宣讲,宝安区科技创新局发布“AI派·集结号”年度系列规划,明确活动将以“月度主题+全年对接”的模式,于每月的10-15日常态化举行。活动内容将涵盖应用场景、投融资、科研合作、空间链接等六大板块,全面打通AI创新要素链条。
“企业有任何场景需求,找AI派,有技术合作需求,找AI派。”活动推介人在现场表示,“AI派”将不仅是一个需求对接平台,也是要素赋能平台,为机器人企业提供技术、生产、应用以及金融、场地的全方位支持。
例如,活动将形成行业龙头企业、政府部门、央国企场景需求“三张清单”,在智能制造、公共服务、交通运输、特种应急等领域开展应用场景双向对接;帮助企业对接基金、银行、券商、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提供全融资服务;为企业对接政府提供的超2万平免租“无忧空间”和超8万平创新型产业用房等等。
此外,活动后续还将组织“走进大院大所”、“走进龙头企业”活动,依托华为、腾讯、百度等龙头企业的技术底座,结合高等院校技术优势,组织企业访问,推动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交流与产业链合作。
与其说是一场需求对接会,“AI派·集结号”更像是一个持续更新的产业生态系统——它以活动为载体,以机制为支撑,让政企、学研、资本等多方资源形成常态化协作,打通“从创意到应用”的整个链条。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