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5 19:45

中方早料到这一天,荷兰配合美国“抢劫”中企,正中稀土管制下怀

在当今风云变幻的国际财经舞台上,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悄然上演,美国都不敢轻易迈出的步伐,荷兰却悍然踏出。
据英国《金融时报》近期披露,荷兰政府竟对中国芯片企业安世半导体出手,以所谓“威胁荷兰及欧洲安全”以及“内部存在严重治理缺陷与问题”为借口,对其实施了一系列强硬举措。
具体而言,自9月30日起,安世半导体的资产、知识产权以及人员调整权限被冻结,且冻结期长达一年;中方CEO职务被暂停,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外籍董事被任命,同时安世99%的股权被托管给第三方。
而安世半导体的母公司闻泰科技,在短短半个月内,就将其“剥离”出去。
荷兰此举,无疑是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公然掠夺中企资产,妄图扼杀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堪称赤裸裸的打劫行径。
面对闻泰科技的强烈抗议,荷兰政府给出的理由依旧是老生常谈。
然而,从时间和地缘政治等多方面综合考量,这无疑是一场蓄谋已久的行动。
9月30日,荷兰政府下达冻结调整指令,仅仅一天后的10月1日,外籍高管便向荷兰企业法庭提起诉讼,要求对公司展开调查并采取临时措施。

但令人诧异的是,相关消息直至10月12日才公之于众。
这显然是一场“内外勾结”的夺权大戏,在事情已成定局后才对外通报,闻泰科技也是在事发之后才得知这一情况。
更为耐人寻味的是,就在荷兰采取行动的前一天,也就是9月29日,美国刚刚升级了出口管制“穿透性规则”。
该规则规定,只要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其旗下持股50%以上的子公司,同样会受到出口管制。
而在去年12月,闻泰科技就已被美国列入实体清单。
美国刚升级规定,荷兰便紧随其后行动,且时间如此巧合。
尽管荷兰矢口否认有美国因素在背后推动,但从种种迹象不难看出,美国在这件事上有着不可忽视的“手笔”。
荷兰此举既能讨好美国,又能趁机大捞一笔。
事实上,这并非荷兰首次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出手。

此前,荷兰就配合美国,通过阿斯麦公司(ASML)限制对华芯片设备出口,参与对华技术围堵。
尽管那次行动以失败告终,但荷兰对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始终心怀忌惮,只要有机会,便绝不放弃打压。
此次“明抢”安世半导体,就是最赤裸裸的例证。
面对荷兰的无理行径,我们并非毫无应对之策。
中方发布的稀土物项管制措施,其中第四条明确规定:对于最终用途为研发、生产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或者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以及制造上述制程半导体的生产设备、测试设备和材料,或者研发具有潜在军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的出口申请,将进行逐案审批。
众所周知,在半导体产业中,稀土是不可或缺的关键元素。
从光刻机到台积电,再到各个环节,稀土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中国在全球稀土领域几乎占据垄断地位,然而美西方却妄图将中国排除在半导体制程之外。
但中方这项管制措施出台后,局势瞬间反转。

中国在整个半导体产业中拥有了“一票否决权”,既然美西方不愿与中国合作,那中国也不介意“掀桌子”,让大家都无法顺利发展。
当然,如果中国凭借自身设备成功制造出相关产品,那也只能由中国自己使用。
或许美国和荷兰怎么也想不到,原本想以此拿捏中国,没想到中方早有准备,手握稀土这张王牌,来了个精准“反杀”。
即便荷兰成功抢到中国芯片企业,后续引发的连锁反应也将让其头疼不已。
未来,荷兰的半导体企业,如阿斯麦、应用材料、恩智浦、飞利浦等,想要获得中国稀土,恐怕是难上加难。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美西方国家铁了心要打压中国半导体产业。
既然如此,中国也别无选择,只能奉陪到底。
而稀土这张王牌,还有着巨大的操作空间,我们必须好好加以利用。
回顾过往,课本里“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的美好说辞,在闻泰科技此次的遭遇面前,被无情地撕得粉碎。

当利益摆在面前时,所谓的规则就如同一块随意可丢弃的抹布,毫无约束力可言。
在国际财经的激烈博弈中,中国必须坚定立场,以智慧和实力捍卫自身权益,在半导体产业的赛道上,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方早料到这一天,荷兰配合美国“抢劫”中企,正中稀土管制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