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4 22:50

节假日是机器人商业化的试金石|九派时评

文/九派新闻评论员 付聪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今年的国庆假期与往年相比,机器人开始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各地的旅游画卷中。
夜幕下的吉林市松江大街,警察正带着电子狗巡街,吸引着游客的围观;成都自然博物馆里,仿生的恐龙机器人和小朋友进行着语音互动;北京的中关村西区出现了全国首个“全机器人市集”,煎饼机器人、爆米花机器人的身前排起了队伍长龙。

从黑夜到白天,从南方到北方,从三线城市到一线大都市,争奇斗艳的各路机器人都在说明我国机器人产业正在加速商业化。
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曾经说过:“你得把两件事捏在一起:一方面要盯着发明和创新,另一方面得有本事把这些东西商业化,送到普通人手里。”
当组装好的机器人走出实验室,假期正是机器人商业化最好的试金石。
比如,国庆假期是我国消费旅游的高峰期。根据文旅部数据中心的测算,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旅游人数达8.8亿人次,各种消费场景成为机器人商业化最好的“试验田”。
机器人可以用在什么消费场景?即使最聪明的人工智能现在也给不出完整答案。但是回顾一下近年来我国的不少产业发展,便能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从宋朝开始就已经有外卖了,但是直到互联网带来了移动端的变革,才让外卖一下子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中国人的第三种就餐方式;二维码最早是日本发明的,但是当它和中国的移动支付结合起来,直接让国人出门不带现金。
当机器人出现在博物馆、出现在街头巷尾,就是从业者们正在探索可以带来行业变革的可能性。
其次,目前国内的机器人产业整体尚处于早期的“蓝海市场”。假期庞大的客流,成为打响机器人名气、跑马圈地的最好时机。
譬如,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仿生恐龙机器人在这个国庆有超3万人次游客进行了互动,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一位从事武汉机器人企业的商务告诉笔者“我们现在售卖的机器人其实并不赚钱,甚至亏钱。但我们需要让别人先记住我们。”
再如,在假期场景的应用,也能反哺给机器人产业,让相关设计不断优化,以便更好地卖出去。
目前国内的机器人,大多为1.6米和1.2米的高度,这并不是随意制定的高度。以1.6米高的机器人为例,其多用于机场、酒店。这种设计高度主要是避免因高度差而产生的压迫感。
而1米至1.2米高的机器人多见于亲子互动、导览陪伴类机器人,这种通过高度设计拉近与儿童的设计,再通过“歪头”、“眨眼”等动作强化亲和感,让其成为假期旅游打卡热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 “镋钯” 双足机器人就属于此类。
所以说,假期是机器人商业化的试金石。而商业化程度的快与慢,最终将影响着机器人产业的竞争力格局。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节假日是机器人商业化的试金石|九派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