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作者] 发表于 2025-10-13 22:29

中国对美打出"稀土王炸"!0.1%成分也管,美国军工和AI芯片瞬间窒息

直到今天,美国半导体行业才猛然惊醒,原来自己早染上了深入骨髓的中国稀土依赖症。而救命的药方偏偏攥在中国手里。

就在我们放假期间,美国动作不断:一边研究对中国系统性征税,一边在芯片领域搞小动作。八天小长假期间,我们未作任何评论。特朗普或许已做好胜利准备,即便美国10月8日将19家中国实体列入实体清单时,也未曾料到中国的反击会如此迅速、精准、有力。
10月9日上班首日,中国商务部直接甩出“王炸”:不仅对含中国成分的境外稀土产品出手,更将稀土相关技术纳入出口管制,并明确提及14纳米以下芯片。

美国不是惯于“卡脖子”吗?此次我们直接“掀桌子”,实施芯片“断粮”。消息一出,特朗普估计懵了——剧情不该是“我制裁你,你强烈谴责”吗?这是什么情况?慌乱之下,美方再次挥舞关税大棒,宣称要对我们加征100%关税,这恰恰说明美国此次已无牌可打。
100%关税我们并非没有经历过。既然敢实施“断粮”,我们早已做好充分准备——我们承受得住关税,但美国承受得住稀土断供吗?
或许许多人尚未意识到新规的严厉之处,首当其冲的是其精准度令人震撼。公告明确规定:境外稀土产品若含中国成分的价值比例超过0.1%,须获得中国出口许可证方可出口。
0.1%是何概念?如同一杯清水中仅滴入一滴中国稀土,整杯水便被纳入中国管制范围。
此前试图将稀土伪装成设备绕过监管的路径已被彻底堵死,在军事用途领域的限制更是不留余地——对向境外军事用户的出口申请,原则上一律不予许可。这意味着美国军工企业再难轻松获取中国稀土。

更具杀伤力的是第四条:若最终用途为14纳米以下芯片、256层以上存储芯片,或生产此类芯片的设备、材料,甚至涉及军事用途的AI研发,相关出口申请均需逐案审批。逐案审批的含义无需多言——这不是“卡脖子”,而是直接捏住了美国高科技的命门。

我们的底气源于中国稀土战略已从“守着矿山资源”的1.0时代,升级为“掌握核心技术、制定全球规则”的2.0时代。当前中国稀土精加工纯度已达惊人的99.99%以上,与国外水平差距悬殊。
这类似早年中国芯片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差距,短期内难以逾越。除非美国能如中国当年般绝地反击,但即便如此,时间也已不允许。
以当前中国芯片技术的发展速度,待美国突破稀土核心技术时,我们早已拿下高端芯片市场。届时我们可向全球输出技术,将核心技术传授给亚非拉国家,推动全球稀土平权。
因此,当前的62号公告对稀土技术实施严格封锁,不仅限于稀土产品。开采冶炼、材料制造技术,以及承载这些技术的设计图纸、工艺规范、仿真数据等,凡涉及相关技术的内容,无许可均不得出口。
硅谷科技巨头此刻恐怕已陷入慌乱。芯片抛光、基础制造均依赖稀土——没有稀土,高端芯片将成空中楼阁;生产手机、电脑等对芯片要求较低的产品或许尚可,但AI企业呢?美西方已将AI概念炒至顶点,相关企业市值飙升。
例如,靠为五角大楼提供情报服务起家的Palantir,市值已达3750亿美元。若AI芯片断供,这一泡沫如何维持?难不成靠空口吹嘘?问题是空口吹嘘无人信服,若美国AI泡沫因此被戳破,剧情将更富戏剧性——届时整个硅谷或遭投资者“拆解”。

然而,此次稀土管制亦蕴含高超战略智慧:既有“霸道”的精准打击,更有“王道”的大国担当。

公告明确规定,用于紧急医疗、公共卫生应急、自然灾害救助等人道主义用途的,境外企业无需申请许可证即可出口。这并非单纯管制,而是将责任融入血脉——该帮的忙,中国绝不推脱。
美国军工已开始尝到苦头。此前因稀土断供,F-35生产线险些停摆,最终只能从废旧电子产品中“抠”镓,如同捡破烂一般。美国试图建立独立稀土供应链困难重重——原材料与核心技术仍掌握在中国手中,如今其高端芯片产业也将再次体会这种“被卡脖子”的滋味。
全球稀土游戏规则已然改写——当中国将资源优势转化为规则优势。即便超级大国也不得不低头。未来新能源、半导体领域对稀土的需求只会攀升,这场博弈将愈发激烈。
但有一点清晰明确:中国紧握的不仅是稀土资源,更是全球产业链的规则制定权,是应对挑衅的战略主动权。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对美打出"稀土王炸"!0.1%成分也管,美国军工和AI芯片瞬间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