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王炸扫街榜,AI扒光虚假好评,消费者:终于能放心吃饭了
餐饮业利润被平台挤压、商家苦寻新出路的今天,一场由地图应用发起的“降维打击”正悄然上演。当高德地图宣布推出“扫街榜”并免收首年费用时,短短时间内竟吸引了15万家餐饮商家蜂拥入驻,甚至有火锅连锁品牌主动托关系寻求“快速通道”。
这背后是餐饮商家对现有平台高佣金、高推广成本的集体疲惫,以及对新流量红利的迫切渴望。
面对已深耕二十余年、建立庞大内容生态的“老大哥”大众点评。
凭借导航刚需和出行场景切入战场的高德,究竟能否复刻当年谷歌地图击败Yelp的商业故事,真正撼动中国到店市场的现有格局?
高德入场引发行业震动高德地图,这个大家熟知的导航应用,竟在餐饮领域有了大动作。
9 月 23 日,高德宣布对全国所有餐饮商家抛出了极具吸引力的橄榄枝,免一年入驻年费,并且配套提供流量补贴、专属客服、智能收银等一系列支持服务。
这一消息一出,效果立竿见影,仅当天,单日新入驻高德的餐饮商家数环比就暴涨了 631%,直接创造了历史峰值,这一惊人的数据无疑彰显了高德此举的影响力。
以往,美团点评在本地生活市场占据着重要地位,众多商家入驻其中,可也面临着商户通年费、推广通竞价费等层层叠加的支出。
而高德此番零入驻门槛、无强制推广费用的免费策略,让他们看到了减轻成本负担、获取新流量的可能。
于是,众多商家纷纷心动,开始向高德 “奔赴” 而去,这无疑给整个行业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大家都在拭目以待。
高德的优势与大众点评的困境当高德以一种强势的姿态踏入餐饮领域后,其自身所具备的优势也逐渐展露无遗,同时也让老牌的大众点评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高德地图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刚需应用,有着庞大的用户基础,其日活用户数量远超大众点评,已然成为它手中的一张王牌。
每天,海量的用户打开高德地图进行导航,而这些流量背后隐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
高德覆盖了全国数量众多的餐饮点位,当用户开启导航时,往往附带着明确的消费意图。
能够自然地形成 “看榜决策 —— 出行导航 —— 到店消费” 这样完整且高效的闭环,这使得商家在高德平台上的转化率大大提高,为商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客源。
不仅如此,高德扫街榜的推出更是独具匠心。
它基于用户真实的导航、搜索、交易等行为数据生成,有效过滤掉那些杂乱无章的噪声数据,让呈现出来的榜单更具参考价值。
例如,其推出的《国庆指南:全国 TOP100 餐厅》就是通过严谨的 AI 模型驱动计算,依据真实行为数据评选而出。
而且,上榜的餐厅大多有着鲜明的平民属性,所有上榜餐厅人均消费均价 83 元。
超七成餐厅人均价低于百元,像日照市的巧克力渔家人均 87 元,佛山的辉记甜品人均消费低至 7 元,让普通消费者也能轻松找到实惠又美味的去处。
反观大众点评,虽然在本地生活市场深耕多年,曾经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但如今却面临着诸多棘手的问题。
长期以来,“刷分注水”“虚假评价” 等现象如同顽疾一般困扰着它,使得其评价体系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用户在参考点评时,常常难以分辨真假,这不仅让诚信经营的商家觉得委屈,也让消费者在选择时变得迷茫。
同时,大众点评的评价体系对商家来说也存在不合理之处,各种费用的叠加对商家来说负担过重,存在一定的剥削行为。
尽管它依然有着深入人心的 “吃喝玩乐上美团 / 大众点评” 这样的用户心智。
以及成熟的商家信息体系和强大的履约网络,可在高德的冲击下,这些优势能否继续稳固,大众点评又该如何应对,已然成为摆在面前的严峻挑战。
借鉴谷歌地图,高德胜算几何在商业竞争中,总有一些经典案例值得后来者细细揣摩、借鉴,谷歌地图与 Yelp 的那场较量便是如此。
当年,谷歌地图凭借着一系列巧妙的策略,成功在本地商户评价领域后来居上,战胜了先发优势明显的 Yelp。
谷歌先是亮出了流量这把 “利刃”,坐拥全球数十亿用户的它。
对比 Yelp 在用户规模上有着压倒性的优势,而且 Yelp 的流量命脉很大程度上还被谷歌拿捏着。
依赖 Google 搜索跳转的它,一旦谷歌在算法等方面稍作调整,流量增速便直线下滑,在国际市场更是艰难求生。
而谷歌地图并未止步于此,它深知自身在 UGC 数据方面的短板,于是通过技术提升,巧妙地引入导航、街景地图等结构化数据,让平台的数据更加丰富多元,弥补了这一不足。
同时,导入 Google + 的关系链,赋予产品社交属性,好友评价成为吸引用户的一大亮点。
毕竟相较于陌生人的评价,好友的建议往往更具可信度,就这样一步步扭转了局势。
并且,针对商家关心的成本和推广效果问题,谷歌降低营销成本,以更优惠的 CPC 价格吸引大批商户迁移,还升级营销体系,让推广效果可量化可追踪,全方位地赢得了商家的心。
如今,高德的打法和当年谷歌地图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它同样通过重构利益分配机制,用免费入驻、补贴用户等方式抢夺商户和用户。
面对高德的来势汹汹,大众点评虽积极应对,上线全民监督机制,严禁商户 “送礼换好评” 等违规促评行为,也不提倡商家人工店内邀评,试图守护住自身的口碑和市场份额。
但高德凭借着自身已有的优势,像海量的用户群体、逐渐构建起的真实评价体系。
还有阿里强大的支持以及到店业务协同优势等,已然在这场较量中占据了颇为有利的位置,不禁让人好奇,高德是否真能复制谷歌地图的成功,在本地生活市场杀出一片新天地?
本地生活市场未来格局变化长久以来,美团在本地生活领域可以说是占据着主导地位,“吃喝玩乐上美团 / 大众点评” 已经成为了消费者脑海中根深蒂固的选择模式,美团也凭借着先发优势和完善的运营体系。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参与者不断涌入,局面开始变得不同了。
抖音以其独特的 “兴趣电商” 模式,凭借短视频内容的强大吸引力,引导着用户从兴趣出发去发现各类生活服务,逐渐在本地生活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而高德地图,它以地图这一刚需应用为切入点,凭借精准的导航与基于真实数据的扫街榜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便捷的餐饮等生活服务推荐。
让用户在规划出行路线时就能直接预订餐厅,这种无缝对接的便捷性正慢慢改变着用户的消费习惯,也在悄然分流美团的流量。
倘若高德能够持续为商家带来实实在在的、低成本的新客流,那么商家们必然会选择多平台运营,以此来扩大自身的经营优势。
而这一趋势一旦形成规模,将会对美团的佣金议价能力构成直接且严峻的挑战,美团以往凭借优势地位所构建的商业规则,或许也将面临重新调整。
可以说,未来的本地生活市场不再会是一家独大的局面,而是会进入一个多元竞争、充满变数的新时代。
各方都在摩拳擦掌,准备在这片广阔的市场中抢占更多的份额,至于最终的格局会如何定型,我们唯有拭目以待。
结语在本地生活市场这场激烈的角逐中,高德的入局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它与大众点评等平台各展身手,如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
而市场格局也在这竞争中悄然变化,无论谁胜谁负,最终受益的都将是广大消费者,因为竞争会促使服务更优质、评价更真实,让我们能在多元的选择中,享受到更便捷、更美好的生活服务体验。
页:
[1]